满清晚期开始,中国人的质素问题,便一直是很多人提出讨论的课题。 当满清受到列强围绕,不断作出丧权辱国的退让时,皇朝上下当然不会承认这是封建王朝体制的局限。中国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没有办法追得上工业革命之后西方逐步发展出来的那一套海洋文明,关键原因其实是人民在长期封闭的情况下养成的愚昧与无知。因此,一旦面对西方社会的炮舰政策,面对世界各地冒起的新商业概念,整个封建王朝根本就无法招架,在这政体管治下的人民,也适应不了。
同样都是被炮舰政策打开门户,日本在“黑船事件”之后,推动了统治者及人民的觉醒。后来更推动带有脱亚入欧目标的“明治维新”,为日本的现代化打下基础。至于中国,被鸦片战争打开门户更早于日本十年,但全国上下都不知、或不肯承认体制的落伍,拥有绝对权威的皇室也不甘于面对现实。结果,就算推行了一轮“洋务运动”,但骨子里摆脱不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短视功利及拿来主义思维,以为只需要抄袭西方社会的科技,学习他们的知识,便足以解决问题,结果是白忙了半个世纪,一场甲午战争,便把一切幻想破灭。
当时来到中国经商的外国人,传播基督信仰的传教士,不少已经指出要推动中国社会进步,首先便是要透过更普及的教育,不但是要学习西方社会的现代知识,还要培养现代的观念及人文精神,要全面提高中国人的质素,中国社会的现代化才有希望。
可惜,当年能够有有这种认知的国人实在太少。而且就算有这种认知,都很有可能会受到各方面的排斥。孙中山先生少年时,在乡下就已经反对妇女扎脚,又反对祖先崇拜,但他却因而惹祸,受到乡里排斥,最后只能由家人送来香港读书。在香港读书那段时间,开阔了他的视野,令他更肯定西方现代文明对提升国民质素的重要性。直到他革命成功之后回到香港大学陆佑堂演讲时,他还再一次责问:为何英国人殖民地管治香港只八十年,便可以把香港发展成为一个远较中国大陆更文明的社会?
与孙中山先生有同样看法的中国改革先行者其实还有不少。监湖女侠秋瑾便强调要普及教育,要让女性都有公平的机会受教育,让她们有机会发挥才能,才可以令中国社会整体性地提升人民的质素;她也积极办报,宣扬现代观念,鼓吹平等。可惜最终她也因为这种革命思想而被满清杀头。戊戌政变中殉难的六君子,不少都有类似的思想。谭嗣同曾经作诗慨叹人才受收到封建王朝摧残,“东南形胜雄吴楚,今古人才感栋梁。”就连在晚清德高望重,得到皇朝器重,清帝退位之后仍然以保皇党自居的严复,也不得不为“中国民品之劣,民智之卑”而慨叹。
百多年后之今日,这种情况有根本性地改变吗?
首先要承认一个事实,只要政治体制仍然摆脱不了封建独裁,一个国家的人民质素就算有改善,也只能好极有限。因为所有独裁者都必定会以各种各样的愚民手段,希望人民长期处于一个愚昧的状态,要令人民不知道天外有天,不会对改革更新有强烈的诉求。唯有这样,才可以令人民成为可能反过来还可以被独裁者利用去巩固其权力的工具。独裁封建的政体,必然要透过制造一代一代的低质素人民,才可以延续独裁,独裁者才更有机会长期只手遮天。
满清王朝晚期发生的“义和团运动”,难道很多人相信那些拳民真的可以刀枪不入,更可以扶清灭洋吗?当然不是!不过义和团那些流氓及社会底层的小混混,确实可以被官府及朝廷利用,去打压基层民众的反对声音;又可以利用那些拳民去冲击怀有好意去提升中国人民视野的传教士;甚至可以成为武器化了人肉工具,去抵制及教训那些不知好歹,意图干预王朝内政的洋鬼子。封建独裁者为了达到个人的野心及目标,对于人民的愚昧及无知是完全不会介意的。满清王朝是这样,今天的中共也是一样。
百多年后的今日,“义和团”的那种历史,还不是透过中共治下培养出来的新一代中国大陆小粉红继续发扬吗?而且,今天的小粉红已经比义和团的拳民更有力量。他们不但可以占据中国大陆的每一个舆论阵地大放厥词;可以在国内声讨任何他们看不顺眼的人物;还可以来到港澳,主动作出挑衅,出征国泰及任何其他机构的所谓“辱华”;更可以深入到任何一间不起眼的路边茶餐厅,质问服务人员为何不讲普通话,质疑他们的餐牌为什么没有简体字。他们甚至已经可以以游客的身份,以留学生的身份,甚至是以海外华侨的身份,去冲击破坏民主自由世界的民主自由与人权。
在这个现代化、资讯流通的世界,这样的人文质素,除了族群沙文主义式的民族自high之外,难道还可以欺骗到世人。过去几年,在世界各地进行的调查都清楚说明全球对中国人及中国社会的观感都在变差,甚至可以说是十分负面。最近,就连在北美地区进行的一个侨民调查,也发现在北美的中国人,有四成对中国也不存好感。这样的结果,还可以有什么令人感到意外之处呢!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看中国:http://kzg.io/gb4N1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