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新贵们不仅追求住的好、吃得好,也很讲究生活“品味”。
文革第三年,我父亲的工资停发,家里每人每月领十二元生活费。好在外公有工资,外婆精于烹饪,日子还不是太苦的。
文革结束已经近半个世纪了,在这近半个世纪的岁月里,毛左们一直试图为文革翻案。为了给文革翻案,他们一直在竭力美化文革
在文革前期高层权力斗争格局中,毛所打击的主要对象,是以刘少奇为代表的党务系统诸大员;他所启用的突击力量,是以陈伯达、康生、江青为代表的中央文化革命小组成员
了解中国抗战历史的中国人,对于“飞虎队”一定不陌生。它的正式名称是“中华民国空军美籍志愿大队”,是二战期间主要由美国飞行人员组成的帮助中国抗战的空军部队,主要在中国本土和缅甸与日军作战。
“文化大革命”期中,主流媒体常常用下面这句豪言壮语宣传我国的成就,众媒体说:“敌人有的我们有,敌人没有的我们也有。”我当时就偷偷地想,“敌人没有的我们也有”的东西太多太多了
上个世纪60年代,长春电影制片厂曾拍摄了一部风光音乐洗脑电影《刘三姐》,并在上映后因充满诗情画意的桂林漓江、优美的山歌等而风靡全国和东南亚地区。而此前,刘三姐的故事先后被编成山歌、彩调戏、桂剧等。
薄一波是山西人,旧时晋商善理财,“银号”遍天下。中共建政后他即出任财政部长;五十年代先后任国家建委主任、国家经委主任、国务院副总理。一九五八年首倡“三年超过英国”的就是薄氏,大跃进的鼓角遂响彻大陆……
文革骤起,薄一波劫难当头,他系“六十一人叛徒集团案”的要角。原来薄氏曾被国民政府逮捕,关押在北平反省院,后写“自白书”悔罪而获释。
据说他是得到白区地下党的指示而俯首悔过的。但文革狂澜既倒,百口莫辩,眼看已断然无辜而且累及满门。殊不知斗争会上抢得头彩的偏偏是他的儿子薄熙来,他跳出来“忽然革命”,狂呼口号,暴抽老子的耳光,令薄一波那张老脸大放异彩,薄熙来大义灭亲的造反行动登时震慑全场!
参照刘少奇家批斗爹妈的女儿刘涛(她成了聂元梓、蒯大富的战友)的下场,按说文革后薄熙来即使不划为“三种人”,也无甚前途了。岂料护犊心切的薄一波出来澄清,当年是他唆使儿子抽自己嘴巴的,以免株连满门。念及薄一波的妻子、薄熙来的生母文革中上吊身亡,薄一波的说辞或许也有几分可信。薄熙来终能子承父业,官拜商务部长。当年“叛徒集团案”另一主角安子民的儿子安民,就成了薄部长的副手。不幸安副部长在香港口不择言,加上别的什么不为外人道的问题,年富力强的安民仕途废然而止,“退休”经商去了——此是后话。
文革后复出“监国”的薄一波,可谓“毁人不倦”。胡耀邦力抗“凡是派”而平反假错案,薄一波方得以洗脱叛徒之罪。而非法罢免胡耀邦的“党内生活会”,薄老正是总策划。八九民运时薄老是“监国八老”中的靖国公,他深恨赵紫阳,强烈敦促邓小平“采取果断措施”;对六四“集体杀子”的渴求,他和镇国公王震最为决绝,堪称党国双璧。
再加上早年薄一波出重拳整死高岗的殊勋,已有三个中共领袖毁在他手了。套用毛泽东“老三篇”中的名句,只改一字——“一个人一辈子干点坏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只干坏事不干好事。”所以,薄老暮年再没动念去整下一个总书记了,相反他对江泽民颇善。虽说江是陈云、李先念力荐的,但薄老立时心领神会,陈云为何说“还是我们的子女让人放心”?看看赵紫阳重用的中青年智囊班底(当时称“三会一所”),几无太子党的影子,莫非未来的江山社稷“我们的子女”都没有份?是以掐算之下,最能善待簪缨世族的“第三代核心”就是江泽民。
果不期然,在江泽民任上,薄家和许多望族的后嗣都予求予取,花团锦簇。薄老可以瞑目了,他是“老人政治”的最后一片落叶,中国变了,不会再有在马桶上批阅文件的毛泽东;在家召集政治局常委会的邓小平也不复见了。历史给了胡锦涛机遇,他不必瑟缩于老人威权的阴影之下,他面对的却是羽翼丰满的太子政治和根系繁茂的权贵经济……这样的中国,真的进步了吗?
(大纪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