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点选后右键单击 "另存新檔"
2021年,是互联网行业市值大缩水的一年,但是,疫苗公司却是营收暴涨。科兴生物去年营收人民币1280亿元,净赚955亿元。与前年相比,营收暴涨了37倍。其他包括智飞生物、康希诺、康泰生物,营收分别为300亿、43亿、36亿。
随着疫苗需求放缓,2022上半年,多家中国疫苗上市公司财报显示,营收出现大幅下滑。
然而,核酸检测公司却在同期赚翻了。随着中国常态化核酸检测的推行,十家核酸检测上市公司2022上半年,营收总和达到485亿元,净利润总和达到163亿元。其中,最赚钱的达安基因,净利润达到43亿元。
营收规模最大的迪安诊断,承接了浙江、天津、江苏、内蒙古、上海、北京30个省份的核酸检测任务。规模最小的基蛋生物,宣称他们开发了宠物核酸检测产品。
旅美经济学家李恒青:“做核酸真的是一个很大的产业了,一个苏州市,苏州市做一次全员核酸,一次就1亿人民币以上。像这两天,据说中国疫情又开始反弹了。所以现在很多的地方、很多的市、很多的区,现在都在做全员的核酸。这个核酸现在已经把中国的就是医保几乎告罄,几乎就用完了。”
中共国家医保局今年5月下发通知,单人单检不高于每人16元,多人混检不高于每人5元,政府组织的大规模、常态化检测,多人混检不高于3.5元。贵州多人混检甚至通告每人次2.6元。
李恒青:“核酸检测的这部分,这一批人是发了大财,所谓的免费是这个民众不掏钱,但是政府是要出钱的。现在这种情况,现在中国的经济又不好,这个财政收入又非常的低,而支出又非常的大的情况下,现在政府压力重重。”
最近,陆续传出有核酸检测公司撑不下去的消息。河南许昌一间核酸检测公司11月8日发出通知说,“因为各区县均未及时汇款,导致该机构运转压力太大。”决定暂停接受核酸检测样本。有网友说,“这钱挣得这么委屈就别干了,饶了我们,放过自己吧。”
原中国媒体人赵兰健:“其实疫情期间发财的这些人,统筹起来说,他们都是靠权力垄断来发了财,只要有任何一个行业,或者是有任何一个可发财的这种接口,只要涉及到这种权力的把控,他一定都会发大财。”
今年3月22日,奥密克戎病毒开始在上海、深圳传播时,卫健委要求“确保每个省份至少有2到3家方舱医院”,11月6日的数据显示,广州市此轮疫情无症状感染者占比约94%,没有重症与危重患者,然而当局仍然大面积拉人隔离,官方称三天转运了3.1万人。
而在郑州方面,除了国家大型会馆可以盖方舱,连被列为所谓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的郑州第二砂轮厂旧址,也拿来建方舱医院。
除了大建方舱、隔离点引发争议,上超市扫码,坐地铁扫码,搭公交扫码的景象已经成了中国老百姓的日常。
2020年1月23日,当武汉因为疫情爆发而封城,阿里巴巴和腾讯看到了“数据防疫”的商机,两周后,腾讯与深圳市政府推出“防疫健康码”,阿里与杭州市政府推出,“健康码”推向了全国各省市。之后,中共信息通信研究院与三家电信企业,加码推出“行程码”,用来判定14天内周围是否有确诊病例。
这些公司通过“数据防疫”到底赚了多少钱,外界难以知晓。
不过,北京市政府推出的“弹窗”功能,却让出京的人步步惊心,担心被留在外地,无法回家。
李恒青:“所谓现在有一个新的词叫弹窗,它一旦你不是绿码了,你就哪儿也去不了,这个东西马上就变成一个监管利器,监督管理民众的这么一个重要的武器。谁拿着这个东西,谁绝对不愿意轻易地放弃这个东西,这个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在因素,它不愿意解除这个防疫。”
旅美经济学家李恒青认为,三年防疫,导致经济衰退,老百姓民不聊生,但是对于中共而言,为了保住政权、加强管控,对于防控乐此不疲,更何况中共权贵们还可以藉防疫发财。
(新唐人:https://www.ntdtv.com/gb/2022/11/13/a103574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