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点选后右键单击 "另存新檔"
中国房地产市场黑云笼罩,大型房企深陷债务黑洞,烂尾楼的巨大压力之下,更没有购买土地的能力。
与此同时,城投企业成了“拿地大户” ,今年前三季,大约有三成出让土地买家为城投企业。第一财经报导,不少地方政府透过由政府支持的城投企业参与竞标,收购政府出让的土地,借此填补私营开发商留下的缺口。
台湾财经专家黄世聪:“因为中国的整个经济下滑情况非常严重,那一般的民企拿到这个土地之后,它几乎是无力开发,那更不用讲,说他会去买土地,那因为你没有买土地,没有开发的时候,地方政府的收益就会减少很多。所以现在出现一个状况,就是地方政府在标售土地的时候,是由这些所谓的城投公司来标售获得土地,你可以把它看成是一个作帐,左手换到右手。”
过去十几年来,城投企业为中国的地方政府充当了重要的钱包角色。
黄世聪:“地方政府的收益来自什么?第一个,地方的企业的获利跟所得,能够贡献给地方;另外,第二个就是过去可能地方政府有很多都是卖土地,或是藉由跟这些所谓的一些投资,譬如说它投资一些民间企业这样来获利,但问题是现在中国的民间企业表现也不好,中国很多地方的产业发展也不好,然后中国的这个营建所谓地方的这些所谓的营建公司倒闭,非常多那土地没人买,所以变成是缺乏财政来源的状况之下,才做这样一个动作。”
报导引述房市调查机构的数据指出,城投企业拿地后的开工率明显低于平均水准,2021年城投开工率仅有38%,是各类型企业中最低;2022年城投开工率仅为8%。
美国经济学者黄大卫(DAVY J.Wong) :“城投一直以来开发的话,卖的、经营的都不如私企好,因为毕竟它是国企这种比较臃肿的,比较官僚的这种做法。那现在市场不好,他主要是以托的名义去做,主要是一个维持市场上面一个就是虚假的繁荣;第二方面来说,就是空托它的资产,不会资不抵债,那它就达到这个目的行了,那为什么要开发?但他也没有钱去开发,所以肯定不开发。”
分析认为,城投债务风险会加大银行金融风险。
黄大卫:“城投债务其实就是地方债务,他们往往就是捆绑在一起,同一类型的东西,他们会导致地方银行,尤其像村镇银行各种地方小银行,他们会大量的资金都借给城投公司,最后结果可能导致一个地方金融问题,挤兑,就像当时的一个郑州商业银行,除了那个挪用资金之外,它很多也是借给城投,没有资金归还。它会导致一个银行的资金头寸减少,然后资不抵债的一个不良资产率会上升。”
黄世聪:“在过去经济好的时候,或是房地产景气好的时候,建商获利,然后城投公司也可以获利,所以达成一个双赢的局面。但是现在是一个不好的局面之下,它等于是就变成是从过去的获利的状况,转为亏损的局面,因为它要养一堆人,它要投资非常多,但是这些都没办法回收的时候,就会从盈余变成赤字,那进而波及到整个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所以我才说这个其实从城投公司的困境,你可以看得出来,中国房地产的不景气真的是压力比大家想像中的还要更严重。”
国际信贷评级机构惠誉(Fitch)亚太区国际公共融资评级高级董事孙浩认为,“兜底拿地”的确增加了城投企业的债务风险。受现在市场环境影响,很多地方城投都是比较困难,从财务角度来说,项目的回款周期会很长,可能要持有很长时间,开发上的不确定性也会更高。
(新唐人:https://www.ntdtv.com/gb/2023/12/06/a103832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