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是当下中国年轻人常挂在嘴边的词,这个经常被用来形容高度竞争甚至是过度竞争的用词,也折射着中国民众对这个社会竞争白热化的挫折感。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象?
据媒体报导,中国的外卖、网约车、餐饮业等行业,都已经陷入严重内卷,但这只是冰山一角。
2020年,“内卷”就已成为中国年度“十大流行语”之一。
到如今,连中共两会都提出要整治“内卷”。中共全国政协委员齐向东表示,“内卷式”恶性竞争非常具有破坏性,一些行业无底线“卷价格”、跟风式“卷赛道”、围剿式“卷人才”的情况,引发负面反应。
山东青岛平度假睫毛工厂老板赵祥:“之前干这个代加工,也挺好,一年也能挣个二三百万。最近就是特别卷,国内市场太卷太卷了。现在就是没有什么效益。”
中国问题专家王赫认为,中国社会内卷严重的主要原因,是分配结构严重失衡。
中国问题专家王赫:“大概是4%的人口占据了国民财富的70%。所以整个社会的经济财富被一小撮人占有,剩下的绝大部分人只有内卷化。我们举个例子,一节火车有一千节车厢,4个人占了七百个车厢,剩下的996个人来抢这三百个车厢。这就是中国为什么现在高度内卷。”
王赫表示,按照贫富程度来看,西方国家普遍的社会结构是橄榄形,中间大,两头小。传统社会则是金字塔结构,只有中国是可怕的倒T字形结构。
王赫:“李克强说,中国月收入1000块钱以下的超过6亿人,像这些人就是中国最贫穷的主体。中国目前的两极分化绝不是自然市场经济发展的演变过程带来的结果,而是中共这个特殊的体制在市场化的驱动下,造成了对广大民众的普遍强烈的剥夺、掠夺。”
自1990年代中期以来,房地产、矿产、金融、电讯、交通、能源等领域,大多被中共红色家族垄断。社会财富分配严重不均,导致中国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现象日益突出。普通民众获得好工作的机会也越来越少。
因此有说法称,是共产党的政府造就最内卷的社会,根源就在于“特权”。
旅美经济学者李恒青:“有资源的硕鼠,就把所有的资源全垄断了,然后他自己吃得很肥。没有资源的小老鼠,相互之间去啃咬,去厮杀。最后大家都要去996。996都是说得轻一点,那都是12个小时,16个小时的工作量,去养家糊口。”
深圳企业家王应国:“你像一些机关单位,包括那个企事业单位,它基本上不招人的,它都是万里挑一的。你像这些烟草行业,石油行业,它什么时候对外招过人呢?对不对?甚至保全阿姨都没对外招过。”
此外,有观点认为,内需不足也在加剧中国社会的内卷化。因为供给过量,只能通过价格战、降成本、加班来打败竞争。
根据世界银行2022年的数据,中国家庭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仅为37%,美国和日本的占比分别为68%和56%。
包括政府消费和家庭消费的中国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为53%,美国为82%,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则普遍在70%以上,都远高于中国。
与此同时,中共在惠民方面的支出却远低于其它国家。
李恒青:“一个很重要的,说建了很多的武器系统,为了要武统台湾。还有说为了搞所谓的社会稳定,尤其是政权的稳定,花了大量的钱。而这些不能够带来真正的消费,带来真正的社会需求。如果要是一个民选的政府,根本用不着花费这些钱,浪费了大量的民脂民膏。”
此外,脆弱的社会保障体系,也在迫使这些抗风险能力极差的底层民众选择内卷的方式来求生存。
李恒青感慨,现在中国年轻的底层百姓,要么躺平,要么就只能继续内卷。
(新唐人:https://www.ntdtv.com/gb/2025/05/05/a103982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