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供应是中美战略竞争的核心问题之一。继早前德国媒体披露,中国稀土多来自缅甸后,最近又有多名知情人士披露,川普政府就如何将缅甸丰富的稀土矿产供应,从中共手中转向美国,听取了多方意见。
路透社7月29日发布独家报导,引述四名知情人士消息透露,川普政府就如何将缅甸丰富的稀土矿产供应,从中共手中转向美国,听取了多方提案。
其中一项提案是与缅甸军政府谈判,以促成其与少数族裔武装团体“克钦独立军”(KIA)达成和平协议。另一项提案则主张美国绕过缅甸军政府,直接与克钦独立军开展合作。
知情者透露,提议者包括美国商业说客、翁山苏姬前顾问、克钦独立军间接对话人士和一些外部专家。
提议者还建议美国政府降低准备对缅甸征收的40%关税、逐步解除对军政府及其盟友的制裁、与印度合作对缅甸出口的重稀土进行加工,并委任一名特使来执行这些任务等。
美国圣托马斯大学国际研究讲座教授叶耀元:“如果这个做法有机会的话,这个会让中国跟美国,不管是谈关税,或是谈任何双边之间关系的合作跟竞争,它的筹码就越来越少了,这当然会对于美中之间两国的关系产生剧烈的变化。”
路透社报导指出,美国政府目前尚未做出任何决定。专家也表示,这中间存在着巨大的后勤障碍,但如果相关想法最终付诸行动,华府或许得和控制缅甸大部分丰富重稀土矿藏的少数民族叛军达成协议。
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战略与资源所所长苏紫云表示,若采取这种做法,美国政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方向是正确的。现在西方国家重新调整了稀土供应策略。而稀土是川普从南北两边瓦解中共影响圈这个大战略中的一环。
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战略与资源所所长苏紫云:“其实缅甸在川普1.0的时候就被视为是要裂解中共在中南半岛影响力的一个战略位置。原本是要拉拢缅甸的,甚至愿意军售缅甸武器,只是后来出现政变的插曲,所以现在重新从反抗军这里着手。那么如果可以获得成果的话,当然就是多重效益,一方面得到了稀土;二方面则是把缅甸从中共的影响力里面挑出来;第三个还有地缘政治上的影响,就是缅甸还有个皎漂港,也就是中共部署在印度洋的基地,所以这样子一石变三鸟了。”
自2021年缅甸军方推翻缅甸民选政府以来,华府一直避免与缅甸军政府直接接触,并对军政府领袖实施制裁。最近,川普政府刚解除对几名军政府将领亲信的制裁,但美国官员称,这不代表美国对缅政策有重大转变。
因此,如果与军政府接触,将是美国对缅政策的重大转变。
叶耀元:“你如果回去看川普这个人,川普他本身就没有很在意说这些国家是不是民主国家,他也不认为说美国外交政策里面一定要去宣扬民主的概念。所以对于他来说去跟军政府合作,这会是一个非常可能性的结果。他还是比较强调自己本国的利益如何去确保,如何去透过谈判跟协商的手段去取得最大的一个可能性。所以我觉得整个价值观在转变。当然会有反弹的声音,但是到头来你去说难道就因为这样的关系我们要被中国牵制我们的稀土供应吗?我觉得这好像又说不过去吧。”
中国稀土精炼产量占全球总产能近90%。
而据德国商报此前报导,中国的稀土事实上多来自缅甸,而且主要在缅北的克钦邦开采,再运往中国加工。据中共海关2024年数据,中国2/3的稀土进口来自缅甸。
曾任缅甸美国商会会长的卡斯蒂略(Adam Castillo)告诉美国官员,缅甸主要的少数民族武装团体已经厌倦了被中共剥削,希望与美国合作。
一名知情人士则透露,美国官员最近几个月来也透过中间人,与克钦武装团体就稀土问题进行过多次讨论,但此事从未公开。
(新唐人:https://www.ntdtv.com/gb/2025/08/03/a104008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