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北京之后,上海市近日,也推出了 住房限购政策 调整措施。评论认为,这项新政 试图激发仅存的富裕群体的购买力,以消化外环外庞大的房产库存,但无法逆转楼市的低迷。
8月25日,上海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房屋管理局、财政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优化调整本市房地产政策措施的通知》,包含了限购、信贷和税收方面等6项措施,自8月26日起施行。
通知明确,沪籍居民家庭和在上海连续缴纳社保或个人所得税满1年以上的非沪籍居民家庭,在外环外购买新房和二手房都不限套数。
在外环内购房则是维持沪籍居民家庭限购两套,非沪籍一套的政策。
通知也提到,成年单身人士可按照居民家庭执行住房限购政策。
台湾南华大学国际事务与企业学系专任教授孙国祥认为,这项新政给了本身具有购房资格的人更大的空间,目标是富人阶层。
台湾南华大学国际事务与企业学系专任教授孙国祥:“重心放在放宽套数限制而非降低购房资格门槛,主要是为了精准调控,并将目标客群锁定在富裕群体。对于富人而言,他们通常已经有足够的购房资格,只是受限于购房套数。放宽套数限制,能够直接吸引他们,达到‘瞄准富人救库存’的目的。”
为加大住房公积金支持住房消费力度,通知规定对购买二星级及以上新建绿色建筑住房的,住房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上浮15%,首套最高贷款额度从160万提高至184万,多子女家庭上浮比例可叠加计算。
居民也可提取本人和配偶的住房公积金,支付新建预售商品住房的首付款,且不会影响其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计算。
个人房贷利率方面,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定价时,也不再区分第一套和第二套住房。
旅美经济学者黄大卫认为,上海的购房新政可能会促进短期交易量的增加,但难以带来房价的回弹。
旅美经济学者黄大卫:“总体需求没变,只是说把一些压抑的需求释放出来,而且是针对性的外环外的库存区域。第二,政策只倾向于消化市场库存,并不是刺激房市。所有的这个结合公积金信贷、税收政策,也只是希望引导稳定需求,并未达成逆转市场的基本面。 整体中国的居民收入到经济环境都很恶劣,不具备有上涨的可能性。 ”
数据显示,上海外环外新房库存占全市的70%,消化周期普遍超过20个月。同时,外环外二手房库存挂牌量占比达到近40%。
黄大卫表示,政策实施后可能会出现两极分化的后果。
黄大卫:“一部分依赖于中国体制生存的富裕阶级,可能就会有购房需求。而希望安全、法治社会的那一代,可能就是趁机把房产卖出去,移居海外。 在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一带,核心区域还是有一定的购房能力。 但是对于三大板块以外的地方来说,完全没有帮助,因为的确也不可能有什么好转。”
这是上海今年首次出台优化房地产政策,放松限购。
8月初,北京也出台了楼市新政为限购松绑,符合条件的家庭在五环外不再限制购房套数,并扩大首套房公积金贷款支持范围。
去年9月,广州更是成为一线城市中首个全面取消住房限购政策的城市。
孙国祥:“一线城市不断放开购房政策,说明当前房地产市场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尤其是在库存去化方面。政府希望透过这些政策来提振市场信心,促进交易,同时也反映出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方面对房地产行业的依赖。”
曾经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房地产行业,如今已陷入深度调整的历史拐点。
就在上海出台楼市政策调整的当天,象征着中国房地产市场兴衰的恒大刚被香港交易所除牌退市。
(新唐人:https://www.ntdtv.com/gb/2025/08/31/a104015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