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跨国专家组在3月初发表公开信,呼吁世卫组织(WHO)应对实验室泄露病毒的可能性进行独立且完整的科学调查之后,世卫总干事谭德塞近来也呼应了这样的说法。但是周三(4月21日),中国(中共)对谭德塞进行了批评与反驳。参与公开信连署的美国分子生物学家埃布赖特(Richard Ebright)说,中国(中共)越是反驳阻挠,就越证明外界怀疑的合理性。
“没有任何证据、也没有事实根据说新冠病毒(中共病毒)是‘人工制造的生化武器’;但是,有没有人因为在实验室做研究时发生意外、感染病毒,导致大流行?要搞清楚问题在哪、起源何在,就必须有完全独立且公开的科学调查。”埃布赖特在电话中告诉自由亚洲电台。
埃布赖特是美国罗格斯大学(Rutgers University)分子生物学教授,也是3月4日以法国人为主的联署公开信的26名跨国科学家之一。
他告诉自由亚洲电台,实验室泄露病毒的意外事件,在生物研究中不是没发生过,当年非典SARS大流行后,各国为了研究SARS病毒,包括中国自己、新加坡还有台湾,都发生过实验室外泄的意外。
他参与签署的这封信题为《呼吁对新冠病毒起源进行全面且不受限制的国际鉴证调查》。这些国际专家早在WHO公布疫情溯源研究报告前,就致信给WHO,原因是看到WHO专家组今年初到了武汉调查访问,只能取得有限资料,且种种迹象显示,中国(中共)没有做到公开透明,也没有足够取信国际社会的调查,就否认实验室外泄的可能,这不科学。
为什么中国(中共)对调查武汉病毒所实验室是否意外泄露病毒这么敏感?埃布赖特说:“中国(中共)的反应与行为,不是一个想洗刷污名的国家会有的举动,而像是一个隐藏了什么不可告人资讯的国家。”
外界关切下 WHO鼓起勇气向中共施压
由于一些国际专家的关切以及中国(中共)与各国角力周旋的压力,谭德塞3月底在WHO公布疫情溯源调查报告的记者会上说:“世卫专家团队告诉我,他们在取得原始数据时遇到了困难;而报告虽然做出‘实验室泄漏极不可能’的评估,但相关调查不够充分,还需进一步研究,所有的假设都有待商榷。”
在埃布赖特看来,谭德塞的说法是作为科学家与专家最基本该有的态度,一点都不过分。
WHO报告发布后,美国、英国、韩国、日本、以色列、丹麦、立陶宛、拉脱维亚等14个国家发出联合声明,对世卫团队的调查结果“表达担忧”,并呼吁中国(中共)给予国际专家“完整的访问权”。
声明提到,他们对于溯源专家团队的研究被“严重拖延”,并且“无法获得完整、原始的数据和样本”,表示关切。
WHO显然两面都没能讨好,也让中国(中共)不开心。
日前,中国(中共)通过一位不具名的世卫专家组中方成员对谭德塞的说法表达“诧异和不满”。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周三更在例行记者会上坚称,“实验室泄露极不可能”,也“不存在取得原始数据困难的情况”;他还称,在尊重科学家的意见和结论上,世卫尤其应该发挥表率作用。
武汉病毒所实验室没有调查哪来发言权?
由于要尊重科学家的意见,对于试验室意外泄漏导致疫情大流行的可能性,世卫需要回应国际社会的压力,谭德塞也才会在记者会上指出,WHO准备好派出包含调查实验室安全性的相关领域专家赴华。
国际卫生法学专家、也是WHO委员会顾问的美国乔治城大学全球卫生法教授高斯登(Lawrence Gostin)告诉自由亚洲电台,如果说这次大流行让世界上了一堂课的话,他认为,那就是应考虑制定“有牙齿”的《国际卫生条约》,也就是具强制力的、让WHO有权在疫情大流行时,可以要求相关成员国家交出原始或是独立数据的条约。
“按照现在的国际规范,WHO只有建议权,无法强制成员国该怎么做,疫情调查完全只能看相关国家的配合程度。我觉得,这一次新冠疫情(中共病毒)溯源调查,在给予独立专家团不受干扰的资讯访问权与不受限制进入中国这方面,中国官方依旧犹豫。”高斯登说。
病毒研究全世界走钢索?
埃布赖特表示,在生物实验室不同等级的实验规范上,更该有全球一致的行动,制定更高标准的规范。
他说,2020年新冠肺炎(中共病毒)疫情大流行前,关于冠状病毒的实验都是在P2等级的实验室就可以进行。直到新冠肺炎(中共病毒)疫情爆发,科学家才了解类似SARS冠状病毒的感染力有多大,才将相关研究提升至高一个等级的P3实验室进行。
他认为,病毒藉由动物与中间宿主传染给人类,以及由实验室意外泄露的可能性都是存在的。为了避免类似的疫情再次发生,人类可以做的除了减少曝露于高危险的动物群体下,世界也必须降低实验室泄露的风险;在任何的大灾难发生后,对起因有详细的调查,才能避免未来大难重演的风险,并且降低影响。
“这是人类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所面临的最大的灾难,必须对造成灾难的原因调查,才能让科学帮助所有的相关政策进行更新与改进。”埃布赖特说。
没有完整、独立与不受限制的溯源研究,不仅无法为这场疫情中300万的亡魂找到能安息的答案,历史若不幸重演,中国也不会是安全的。
(大紀元:https://www.epochtimes.com/gb/21/4/22/n128981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