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部名为“我不是药神”的国产电影刷爆了很多人的朋友圈,引起热议。
影片引热议
影片是根据曾引发广泛讨论的真实新闻事件改编。片中男主角程勇的“原型”陆勇本是江苏无锡一家针织品企业老板,在现实生活中是一位慢粒白血病患者。不过,影片主角程勇并非白血病患者,只是一个油腻、落魄、潦倒的中年男,生活差点把他逼到走投无路。
“神吐槽”微信公众号的文章介绍,一个偶然的机会,白血病人吕受益(王传君饰)上门求助,程勇才发现了一个足以改变命运的巨大商机——普通白血病人吃不起正版的天价药,急需价格便宜、疗效差不多的印度仿制药。
程勇顺利打通了印度仿制药在中国的售卖渠道,赚取了巨额利润,还成为白血病人眼里的“英雄”。然而,好景不长。警察开始查封仿制药。这生意,做还是不做?
对程勇来说,最大的压力不是牢狱之灾,而是吕受益的自杀,以及他身后千千万万因买不起正版药而绝望到想死的白血病人。程勇从来不想当什么救世主,但他再也无法拒绝那些饥渴求生的目光。
尽管后续的考验一波接一波——正版药商的打击,假药骗子的骚扰,公安机关对仿制药的围追堵截,印度药厂因为官司被限令停产……但程勇还是选择做下去。
男主角有一个信念就是:一个人想活下去,有错吗?这不是什么神圣的理念,只是社会中一个人的人之常情。
有读者觉得,《我不是药神》因为敢于直面这一社会现实。电影中的很多片段,都在猛戳现实——
实际在大陆,大部分白血病家庭,因病致贫,只能带着重重的口罩,住在环境恶劣的小阁楼里;
生病已经够惨了,还要被假药贩子欺骗;
成千上万的吕受益们,因为买不起正版的天价药,眼睁睁地等死,绝望自杀;
这部电影中经典的一句话也点出了中国当下一个残酷现实:“老哥我卖了这么多年药,发现其实这天底下只有一种病是没法治的。”“穷病。”
天价药谁的错?
谁制造了中国高昂的药价?《我不是药神》影片里,把高昂的药价归结于国外制药公司的黑心。比如片中最大反派应该就是李乃文饰演的瑞士诺华制药公司代表。把几块钱成本的药,卖出几万块,还振振有词。
但虎嗅网一篇文章则表示,电影很感人,但批判的矛头却指错了方向。
文章称,诺华公司研制格列宁药品,花了超过50亿美元的成本,从1997年到2011年,诺华公司一共在研发新药上投入了836亿美元的成本,其中只有21种药成功获批上市。
对于制药公司来说,制药确实只是一门生意,如果药品定价太低,他们会亏损,会倒闭,到时候没公司研发新药,只会让谁都没有新药用。
但一个事实是,在国内被看作天价药的“格列宁”,在全世界范围内卖得并不是那么贵。但在中国这个人均收入尤为落后的国家,却是卖得最贵的几个国家之一。
目前,“格列宁”在中国的药价是23,500元,而在美国的售价仅为中国的一半,在澳洲、韩国、日本也都比中国低很多。而这些发达国家的居民收入却是中国国民收入的多倍。
香港医务行政学院理事庄一强博士早前接受《北京青年报》采访时谈到这个问题时说,同为专利保护,为何人家的定价却便宜一半?就是说,即便给了专利保护的特权,也应当根据市场环境定价。“格列宁”的天价,恰恰是中国定价机制出了问题,是药价虚高的体现。
庄一强表示,中国申报药价成本时,在各国只含制造成本和研发成本之外,又单独加上一个中国特色的成本——制度成本。药品回扣,关税,一、二、三级经销商,甚至灰色寻租的钱全部算入……必须得承认,从药物出厂定价,走到医院药房,中间的环节渠道存在太多的灰色空间,层层拔毛导致最终药价高得离谱。
事实上,“格列宁”在中国的专利早在2013年就已到期,可以制作仿制药了,但奇怪的是,仿制药依然很贵,价钱也在4,000元左右。这说明中国现有的单独定价权,对已过专利期的药品定价机制不合理。
除了上述质疑,也有评论认为,整个片子把人性都拔得高了,过于美化,现实中感恩和追逐私利的纠结远远大得多。
也有网民说,从批判性说,一切还是浅薄,光怪罪药厂和结尾那段,感觉不到真心的希望。但拍成这样能过审,也不觉得意外。
影片主角原型--陆勇
陆勇2002年被查出患有慢粒白血病,吃了两年的瑞士抗癌药格列宁,花了56.4万元。尽管曾经是个收入不菲的私营企业主,但面临高昂药价所带来的经济压力,不得不选择来自印度的仿制药。
不堪重负的他改用印度仿制药,而这种药的价格只要瑞士药的二十分之一。2004年8月,陆勇在病友群分享了这种仿制药,随后便有越来越多的病友让他帮忙代购,人数一度达到了数千人。
2014年3月,陆勇因使用网购的信用卡,帮助上千名病友购买印度仿制药,结果因“涉嫌妨碍信用卡管理罪和销售假药罪”被捕。戏剧性的是,当陆勇被抓后,1002名癌症患者在联名信上签字为他声援。他们中既有大学教授,也有普通市民。
一年后,检方决定对陆勇不予起诉。陆勇在看守所一共待了135天。
但也有媒体对陆勇提出质疑。微信公众号“智族GQ”讲述了关于陆勇的另一个故事:在推广某印仿药7年之后,陆勇转而推广另外一种“药”——印度Cyno公司生产的Imacy。他曾为Imacy在中国的推广会站台、在媒体上宣传,并牵线Cyno公司与云南药企合作办厂。
去年3月,“智族GQ”编辑与陆勇同赴印度。经实地采访发现,Cyno公司有以下疑点:1. 药厂售药不要求出示处方,价格是同类产品的四分之一;2. 收款银行信息一周一变;3. 印度本土药房中买不到Imacy,中央药监局查不到,90%的Imacy通过邮寄方式销往中、日;4. 截止结稿时(2017年5月初),生产许可不合规且过期。经中科院检测发现,Imacy的有效成分远小于原研药。
陆勇最早创建的慢粒QQ群中的慢粒患者李毅达(化名)推测陆勇对Cyno的宣传,其中有经济原因,“一句很中肯的评价,就是他是一个商人。”但也有病患认为,陆勇把这个疾病公诸于媒体、公诸于社会,也是一个很大的推动。
背景
电影里所描写的这种病症,临床上称之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影片中的药物“格列宁”,通用名叫“甲磺酸伊马替尼片”,一种由瑞士某制药公司生产的进口药,药效显著,对患者而言如同“救命药”,但对中国病患来说就像天文数字。
而印度1970年的《专利法》放弃了对药品化合物的知识产权保护,本国企业开始大量生产仿制药,并迅速发展成为支柱产业。
(大纪元:http://www.epochtimes.com/gb/18/7/5/n105399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