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海燕出生于军人家庭,毕业于中国公安大学,拥有7年刑警生涯,10年政府部门的资历。他于2019年底“润”到美国后,仍然维持大量的写作、发文,揭露中共和针贬时事,帮助人正确认识历史。
在体制中反思与行动 最终被逐出体制
2008年,对年轻的邓海燕来说,是生命出现转折的一年。当时他已经干刑警工作干了一段时间,他决定重拾儿时对历史的兴趣,开始大量地研读中国历史和中共党史,在深入挖掘过程中,历史真相逐步展现在他眼前,对他的思想产生了巨大冲击。
同年5月,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死伤惨重,中共救援不及,但随之而来却耗资3000亿举办北京奥运会,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他说:“我开始反思,这国家发生了一系列问题,是不是由于它的体制所导致的?”
他表示,一方面思想发生转变,另一方面加上自己工作上的经历,从刑警工作中接触到社会底层,再被提拔到政府部门,参与应急、保密、组织等工作,“接触到了权力核心,使我对于共产党整体的权力运作体系十分了解,我百分之百地笃定这是一个极权体制”。
为此,他决定与年少时受到共产党洗脑教育下的自己做决裂,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从2012年开始,我下定决心,做自己喜欢而且一直想做的事情,就是开始写文章。”
邓海燕开始用不同笔名在网路上撰写系列文章,一开始是比较温和、没有太多针对性,主要介绍历史、介绍常识,文章在中国社群平台上引发反响。“我认为,这是中国人最缺乏的东西,当然我也明白去做这些基础性的工作会有很大的困难,但我愿意尝试。”
随着撰文越来越深入,他的账号也陆续被封号。2018年,中美关系恶化,他直言批评当局的失策与蛮干,结果触怒了政府高层,包括中共纪委、国安、监察委联合对他进行为期一年的审查。
2019年,在拒不配合、不认罪的情况下,当局对他进行了双开(指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在一份红头文件上清楚地载明了他过去种种的“错误事迹”,以及开除他的理由,从此,他成为当局眼中的“反贼”。
受使命感驱动 “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我入行当刑警的第一天,我的师傅、一个二十年资历的老刑警问我,你知道干警察这行最要紧的是什么吗?我说业务能力吧。他笑了,说你记住啊,业务其实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站好队。”在一次刑警的晋升考核中,邓海燕因为没有去“拜码头”而落选。从那时起,他知道自己刑警生涯干不了多长。
而且,他也深知背叛体制会有什么下场,“其实我内心也是害怕的,因为我太了解它们(中共)了,它们能对一个普通人采取什么手段,这些我在体制内已经见过无数遍了。”“但是那种对于自己想要做的事情的渴望,以及对于它们(中共)这种颠倒黑白的愤怒,压过了我的恐惧,促使我十来年,在国内坚持写作。”
历经双开、两次被抄家,邓海燕感受到自己和家人生命受到威胁,便举家离开中国,“润”到美国。持续以“二大爷”的笔名在传媒上投稿,笔耕不辍,还开油管(YouTube)、电报(Telegram)群,利用脸书(Facebook)、推特(Twitter)等各种社群平台发声。
旅居美国后,邓海燕仍保持笔耕不辍,并在YouTube、FB、推特上分享观点。(视频截图)
“简单地说我觉得这是一种使命感。我们出来就是为了奔向自己心中的自由,为了更好地发声,所以我来美国之后,一刻不停地继续写文章,比在国内写的还要多、说得要更透彻一点,我觉得这是我应该做的。”
尽管来到海外,偶尔也会心生感慨,和他同龄的公安大学同学,如今95%都在公安系统,而且位居高位。有时遇到同学翻墙出来和他聊天,说他这样远走他乡未免可惜,但他并不感到后悔。“在美国我是一个普通人,一个活成自己想要的那个样子的普通人,我真的从未后悔。”
“民众愤怒的火种一旦点燃不会熄灭”
去年11月,当“白纸革命”在中国各地风起云涌,民众甚至喊出“共产党下台”的口号,邓海燕在自己脸书上写道,“在当前的环境中,不仅是勇敢至极,更代表了三年来看清中共防疫面目的全面觉醒,这可能是‘六四’之后,国人最激烈的一次爆发。彭立发播下的火种,正在燎原。”
12月初,中共结束“清零”政策,邓海燕认为,不是因为“白纸革命”,而是迫于极其严峻的经济形势和财政压力,讨薪潮、失业潮接踵而至,“这些都对它们(中共)构成致命威胁,保经济其实也就是在保其政权”。
他说,根据他所研读的历史,中共防疫三年,与历史上的三年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极为相似,现在中共又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从非人的封城到完全没有准备的放开。
“在我的朋友圈里,很多人曾经是亲共的小粉红,经历这两个极端化的防疫措施后,也开始慢慢地在醒悟,开始质疑共产党当初的封控是否真的为了人民好。透过这些血的代价和教训,正在快速地唤醒中国人,看清中共的面目。”
邓海燕认为,尽管中共放开,但是这场防疫闹剧并未结束,越来越多人站出来,用不同方式表达不满。“它(抗议)不会偃旗息鼓的,还会以别的方式产生,这种反抗情绪一旦点燃,它不会那么轻易地熄灭”。
(大紀元:https://www.epochtimes.com/gb/23/1/12/n139050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