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本轮疫情重灾区的北京,“阳”者如今是遍地都是,而离世人数也触目惊心。 12月21日,有大陆媒体报道指,近一个月来,中国多位医学大家逝世,包括重症医学的开拓者陈德昌、著名胸心外科专家李泽坚,风湿免疫学的开拓者之一蒋明、著名口腔医学教育家王邦康、著名药剂学家魏树礼、著名医学影像学家李果珍等,他们或是学科的奠基人,或是学科发展的领路人。
类似的报道还有北大清华近期多名教授离世;中青报原副总编周志春、北京长城战略研究所创始人王德禄骤然去世等。另有视频和消息显示,北京各大殡仪馆“尸满为患”,预约服务已在至少五天之后。此外,多家墓地也售罄。想来死亡人数超出想像。
虽然很多报道没有明言,但如此多人密集死亡,无法不让人与当下肆虐北京的疫情联系在一起,大概率他们都是身染病毒而亡。他们中的一些人估计也没有想到,会丧命在这个据说吃退烧药就好的病毒上。而造成如此严重后果的责任人除了最高层没有预警的防疫转向,造成各级政府和民众缺乏必要的医疗、医药和心理准备外,还与北京一把手尹力一味逢迎有直接关系。
11月中旬,原福建省委书记并在中共二十大上进入政治局的尹力,空降到北京市任书记。无疑,作为北京城的一把手,尹力是深得习近平所信任的。而尹力在北京市委召开的交接会议上的讲话中,称“不辜负习近平嘱托”和“全市人民期望”,要与“习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此外,有着卫生系统工作背景的他在谈及疫情防控时,表示要“坚定不移坚持动态清零,尽快控制本轮疫情传播,筑牢首都疫情防控屏障”。
尹力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不妨列举中共彻底放开前尹力在疫情防控上如何遏制疫情扩散的所为。11月26日,尹力主持召开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并到通州区调研检查方舱医院。他强调,北京市新增病例数和社会面病例数持续增加,“要不断提升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有效性,以更为坚决果断措施,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
11月29日,尹力在同样的防控会议上,称“当前我市疫情发展仍处于较快时期,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抗疫斗争的复杂性、艰巨性、反复性”,要坚定不移贯彻“动态清零”总方针,锚“以更大决心、更快速度、更高效率处置疫情,全力以赴打赢疫情歼灭战”。
12月3日,尹力主持会议指出,“当前我市疫情仍处高位运行态势,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在疫情防控第九版方案和二十条优化措施基础上,因时因势完善防控工作,全面落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的‘四方责任’,以更科学、更精准、更有效的方式,尽快遏制疫情上升势头,严防发生新的规模性疫情。”
12月7日,尹力主持会议强调,当前要重点抓好六方面工作:进一步优化核酸检测查验工作;优化调整隔离方式;强化社区服务;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强化重点部位防疫管理;加快推进经济复苏发展。而就在当天,彻底放开的“新十条”出炉。
无疑,从就任那天起到“新十条”出炉前,尹力在疫情防控方面的主要工作就是严格管控,测核酸、拉方舱等等,尹力根本没有将精力放在其他方面,比如扩充医疗资源、准备充足药品上。作为一个有着医学背景且在卫生系统工作过的官员,尹力不会不知道病毒是根本防不住的,不会不知道彼时北京的蔓延速度很快,其作为专业人士的高级别官员,完全可以未雨绸缪。然而,他没有。
就在副总理孙春兰到北京调研,正式否定清零政策,将防疫重心转到医疗救治后的第二天,即12月14日,尹力在召开的疫情会议上也开始变脸了,称要深入贯彻习近平关于疫情防控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实施好“二十条”和“新十条”,落实孙春兰在北京市调研指导时提出的要求,“千方百计保障好群众就医用药需求”。
12月17日,面对放开后汹涌的疫情,尹力主又在会议中指出,“当前疫情仍处在高位运行态势,感染者数量增加,我市经受了疫情冲击影响……加强医疗救治,着力保健康、防重症,落实好‘新十条’以及本市各项细化措施……。”对于就医难和缺药问题,会议称要“加快紧缺药品由生产向批发、零售环节流转……畅通就医绿色通道”等。会议还强调“要加快推进复工复产工作”。
尹力的仓促变脸,说明了一件事,那就是最高层决定放开管控是骤然间的非理性决定,并未与下边官员提前通气做些必要安排,哪怕是天子脚下的京城官员也是如此。而尹力能迅速调整自己,紧跟最高层,并刻意隐瞒北京疫情和死亡情况,也说明在他的心目中,人民真的不算个事。什么不辜负“全市人民期望”,完全是谎话。
显然,尹力在变脸后,依旧没有很好履行自己的职责,北京市就医难和缺药问题依然没有解决,而在很多市民苦苦熬煎和陨命下,却揣摩出上意,喊出加快推进复工复产,其心可诛。北京市有这样的一把手,是何其不幸。
不过,连尹力这样受赏识的高官都被最高层在防疫政策突变的关键时刻“抛弃”,中共其他省市一直坚持清零不动摇的官员的心情,就可想而知了。很多地方政府在防控放开后的消声,或许与此有关。这意味着,摆烂的、不作为的官员会越来越多,而这些官员必将加速中共的解体。
(大纪元:https://www.epochtimes.com/gb/22/12/21/n13889214.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