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关税严重冲击了中国商品的对美出口,迫使中共将销美产品转移到国内市场销售。但专家们指出,此举将进一步加剧打击中国经济的通货紧缩(简称通缩)问题。 企业之间将爆发一场激烈的价格战,导致利润空间进一步受到挤压,推动中国的失业率进一步上升。
美国市场对中国极为重要,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2024年,中国向美国输出价值约4400亿美元的商品。而目前,美国总统川普(特朗普)高达145%的对华关税基本上关闭了美国市场。
经济学人智库高级中国经济学家许天辰对《南华早报》表示,美国对中国关税如此之高,“实际上相当于对中国的贸易禁运,中国出口商将不得不在一个更小的市场上竞争”。他认为,中国工业领域将感受到最明显的价格下行压力,如果再加上全球需求疲软导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两者会进一步加剧中国商品的价格下行压力。
价格战使企业利润空间受挤压
中共副商务部长盛秋平上个月发表声明,寻求让中国国内市场吸收原本销往美国的产品,并敦促地方政府协调努力稳定出口并促进消费。中共地方政府和地方大型企业纷纷表示,支持帮助受关税影响的出口商将产品转向国内市场销售。京东、腾讯和抖音等电商巨头都在推动向中国消费者销售这些商品。
专家认为,将输美商品转向国内市场恐令中国经济陷入更严重的通缩。
据美国财经新闻CNBC报导,巴克莱银行高级中国经济学家周英科(Yingke Zhou,音译)说,“副作用是中国企业之间会爆发一场激烈的价格战。”
例如,京东已承诺投入2,000亿元人民币(280亿美元)帮助出口商,并在其平台上为原本销往美国的商品设立了专门的区域,提供高达55%的折扣。
周英科表示,大量原本销往美国市场的折扣商品的涌入也会侵蚀企业获利能力,进而对中国就业造成压力。不确定的就业前景和对收入稳定性的担忧已导致中国消费需求疲软。
摩根士丹利的经济学家团队表示,由于贸易战导致出口订单减少,中国批发价格通缩幅度可能从3月的2.5%进一步扩大至4月的2.8%。
“我们认为,本季度关税的影响将最为严重,因为许多出口商已经停止了针对美国市场的生产和发货。”该团队表示。
高盛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闪辉预计,就全年而言,中国CPI(消费者物价指数)年涨幅将从2024年的0.2%降至2025年的0%。
闪辉表示,“对国内和其他外国买家的价格需要下降,以帮助吸收美国进口商留下的过剩供应。”制造业产能可能无法迅速适应“突然的关税上调”,这可能会加剧一些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
价格下跌将使公司的利润空间受到挤压,迫使一些企业关闭商店,而另一些企业可能会选择亏损经营,以避免工厂闲置。
中国失业率恐恶化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倒闭或缩小经营规模,其影响将波及劳动力市场。高盛经济学家闪辉估计,有1600万个工作岗位(占中国劳动力总数的2%以上)涉及到输美产品的生产。
川普政府5月2日取消了对原产于中国和香港商品的“小额豁免”(de minimis)政策,使得价值低于800美元的电商包裹不再享受免税待遇。这给一直以来受益于“小额豁免”政策的Temu和Shein等中国电子商务公司受到冲击。
政治风险咨询公司欧亚集团(Eurasia Group)中国区总监王丹(Wang Dan)表示:“小额豁免政策的取消和现金流的下降正将许多中小企业推向破产。”
王丹警告说,中国依赖出口的地区的失业人数正在增加。她估计今年城镇失业率平均将达到5.7%,高于官方5.5%的目标。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4月29日在白宫新闻会上谈到美中关税战时说,“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看到,对中国来说,这些中国关税是不可持续的。在过去的几天里,我看到了一些非常大的数字表明,如果这些数字持续下去,中国可能会很快失去1000万个就业。”贝森特说,“即使关税下降,他们也可能失去500万个就业。”
贝森特还说,美国是贸易赤字国,中国卖给美国的商品几乎是美国卖给中国的五倍。
在周日(5月4日)播出的NBC新闻的一个采访中,美国总统川普再次强调了美中贸易逆差给美国带来了巨额损失。他同时也表示,145%的对华关税实质上是切断了贸易关系。如果与北京达成贸易协议,那一定要是一个公平的协议。
(大纪元:https://www.epochtimes.com/gb/25/5/5/n145000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