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共智囊,王沪宁最早获得了改革派人物赵紫阳的欣赏,继而受“贪腐治国”的江泽民所重用,再又获得胡锦涛收编。时至今日,王又可“春风满面”,在多个会议上,以中共常委身份贴着习近平而坐,其逢迎、“变色”技术,在中共历史上当无第二人。
王沪宁擅长转换中共最高领导人的想法。他能把那些想法,用中共内部的那一套语言表达出来,最终变成政策。有媒体曾一针见血,指王沪宁的角色准确地说应该是领导人的“政治化妆师”,而且是“专责推销伪劣政治假货的政治化妆师”。
王沪宁还能准确揣测当下中共总书记的心态,然后有效地提出令总书记们均能接受的政策建议,以换取最大的既得利益。其搞出的政策、理念前后矛盾,甚至后人对其会有多么负面的评价,王似不介意。
王沪宁靠江上位 在赵紫阳掌权时大谈“宪政民主”
1986年的王沪宁,其政治主张与现在的“习思想”几乎南辕北辙,有很多呼吁改革的观点在内。而当时中共总书记是赵紫阳,是属于中共改革派的人物。
王沪宁于1986年撰写的《“文革”反思与政治体制改革》文章中 ,不仅否定毛泽东,还公然称大饥荒“饿死四千万人”、“文革”整死2000万人,并直白地称“有朋友说,如果我们有蒋经国那样的领袖人物来推动民主宪政就好了……”
王沪宁还在文章中称“集权制害了共产党,害惨了共产党!”
当时王沪宁的不少观点,已引起邓小平和赵紫阳注意,并在赵的讲话和文件中出现。王沪宁也成了当时《半月谈》 等时事杂志的封面人物,引起了时任上海市委副书记、主管文宣的曾庆红的注意。
也因为当时王的文章批毛,至今王仍被“乌有之乡”毛左们定为“反毛分子”。
到了“六四”时期,尤其是1989年中共《四二六社论》出台后,王沪宁走向学生运动的反面。
1989年4月,上海受到北京学生抗议的影响,复旦校园也出现绝食、演讲、游行。参加抗议的年轻教职工寻找资深教授们签请愿信。他们找王沪宁签名,但是他不肯。相反,王沪宁在一份反对抗议的文件上签名。
《纵览中国》网刊发行人兼主编陈奎德曾对大纪元说:“他将他的政治态度展示得更明确了——他不支持学生运动。”
1989年,因为《世界经济导报》事件,时任上海市委书记江泽民召集上海学者开会。大多数与会者发声反对打压导报,但是王沪宁公开支持打压。他的表现得到江泽民和曾庆红的赏识。
江泽民在1989年成为中共总书记后,王沪宁第一篇文章就提到“强化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必要”。之后,王的文章又指,“发展民主政治不能超越我国现阶段的条件。”“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和推进民主政治,必须要有统一和稳定的政治领导。”
王的这些说法,甚符合刚掌控中共权力的江泽民胃口,有的还被江用来作为拒绝政治体制改革的借口。
1995年,在吴邦国和曾庆红的力荐下,王沪宁被调入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在中南海当时最红的智囊滕文生的手下工作。江泽民把王沪宁接到北京后,传出江对王说的一句话,“如果你再不进京,这一帮人可要跟我闹翻喽。”
从中可见江泽民及其派系成员对王的看重。
王沪宁投江泽民所好 炮制出“三个代表
”江泽民掌权初期,中国大陆内外大环境都对中共很不利。1989年以来,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解体,使得中共在理论宣传上失去了依据;1989年对“六四”和1999年对法轮功的镇压,使得中国社会人心涣散;邓小平1992年南巡后,中共开始集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大规模腐败潮已初步显现。
王沪宁也看到,中共当时唯一的希望就是在经济高速发展之上,以维持统治合法性。再加上王沪宁对江本人喜好的揣摩,在2000年后帮江炮制了“三个代表”。
“三个代表”中,中共所谓“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意味着资本家可以入党,中共党员可以成为大富翁,正好符合江泽民“闷声大发财”的想法;既然中共“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那从此后,中国还需要什么政治体制改革、选举、政党轮替呢?这等于是帮江泽民解决了中共执政合法性的问题。
但是王沪宁的这个“三个代表”,与中共的原教旨矛盾,也让江一度在中共内部遭到很大压力。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就是要消灭资产阶级,而江同意让资产阶级入党,等于是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共的性质。
随着中共在2001年11月加入世贸组织,加上中共的“三个代表”的理论,使得各级官员都拼了命发展GDP,以达到贪腐和捞钱的目的,也使得中国经济一度呈现爆炸式发展。
现在海外学者在反思当时中国经济发展弊端的时候,用了“低人权、低环境、低道德”三个词来形容。
“十八大”以后,习近平的反贪运动抓了几百名省部级以上的高官。中共贪腐高官就从“三个代表”出台算起,直到后面几十年,数量如此之多因为中共规定党员可以是大富翁,而且江泽民家族还带头贪腐,做出榜样来放任贪腐。用西方媒体的话来说,中共“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
时至今日,中国社会的贫富两极分化、社会对立严重、腐败大潮难遏的根本原因,都与当时江的政策有直接关系。这也是坊间一直称江为“中国腐败总教练”的原因。
在江泽民2002年交出总书记职务时,王沪宁成为了中央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
王沪宁眼中“无力”的胡锦涛
到了胡锦涛掌权时期,王沪宁帮胡弄出了“科学发展观”及“和谐社会”,实质也是投胡所好。
所谓“科学发展观”,实质解决的是“三个代表”造成的“疯狂发展”的副作用。简单来说,就是当各级官员发展GDP时候,不能乱来,不能搞重复建设,要“科学地发展”。
其后,王沪宁又帮胡锦涛弄出了“和谐社会”的概念。
2004年9月19日,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胡锦涛将它作为中共的一种社会发展战略目标。
这个概念的出现有多重背景。
第一是针对当时中国社会日益严重和尖锐的矛盾。当时朱镕基搞的国企改革,使得千万级职工下岗,中共权贵靠变卖国有财产,一夜暴富,社会矛盾开始激化。中共需要对新兴资产阶级进行吸收和妥协,最终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谐共处”、腐败分子和民众之间“其乐融融”的局面。
第二是江泽民掌权时期的“共同体”概念出现升级。在胡锦涛掌权时期,这个概念摇身一变,成了“和谐社会”。到了习近平掌权时期,就变成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际上,这反映出中共的三步战略,江泽民掌权时期是概念形成期;胡锦涛时期是中共将“共同体”概念应用在国内;习近平掌权后,王沪宁就将这个“共同体”概念扩张到了中共在国际上的政策,想与世界各国一起“同生死、共存亡”,以达到中共永久执政的目的。
再一个背景是,胡本人性格相对温和,王沪宁看到了当时胡锦涛在中南海的弱势地位,而江派强势。王沪宁搞出的这套东西也算是顺应胡锦涛“不折腾”的思路。
中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详情见:
王沪宁的诡计:红朝崛起的不归路 (上)
“和谐社会”说法出台后,网民就认为,“和谐”是一帖典型的狗皮膏药。从那个时候起,是凡网上言论被删除、网页被屏蔽、讨论被禁止,网民都戏称为“被和谐了”或“被河蟹了”。
这并没阻止王沪宁在2012年成为政治局委员。
习近平掌权后 王沪宁再“变色”
2012年12月,习近平刚刚从“十八大”上获得总书记的职务,就轻车简从“南巡”广东,并在深圳莲花山向邓小平雕像献花。当时,所有媒体一致认为习将继续走邓小平的“改革开放”之路。
令外界没有料到的是,之后随着习对江派及其他政敌展开反贪大清洗,其言行也越来越回归中共原教旨。从2013年的“七不讲”,到2017年的“不忘初心”,习当局理论越来越“左”。人们不禁问,现在的习近平为何与首次出访给邓小平像献花的习近平判若两人?这其中发生了什么?
仔细观察现在习当局的政治架构和言论,其实在王沪宁早期文章中多有提及。
王沪宁在1988年3月的《复旦学报》上,曾发表了一篇题为“现代化进程中政治领导方式分析”的文章。王沪宁在文章中写道,采取“集中”的政治模式,而不是“民主”、“分散”的领导体制,让政府能够“有效地分配社会性资源”,“促进经济快速增长”。
文章称,统一领导“可以避免各种不同的观念和看法不必要地相互冲突”。
2017年,王沪宁一手设计的“习思想”被写入中共党章。“十九大”上,习当局多次要求中共党员“不忘初心”。即便在美中贸易战日趋激烈的2019年5月,政治局会议仍然号召中共要“不忘初心”。
但这样一来,王沪宁自己在理论上都出现了前后矛盾。
当年中共成立时的所谓“初心”,包含消灭资产阶级,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内容。去年5月,习当局最高层集体学习《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的核心主张就是消灭私有制。
2000年前后,王沪宁帮江泽民炮制的“三个代表”中,包含着资本家可以入党的内容。
换句话说, 王沪宁再次“变色”。王帮习建立的这套东西,又部分否定了他亲手帮江泽民建立的“三个代表”。
而王沪宁帮习设计出的“不抛弃中共”,同时“速成世界领袖”之路,让习在国际上处处碰壁,也招致美国下定决心遏制中共。
王沪宁在逢迎了三任中共总书记后,终于成为了中央政治局常委。
如今的王沪宁,一边“满面春风”地坐在习近平的身边开会,一边亲眼看着中共在其十多年理论的指导下走向末路。
(大纪元:https://www.epochtimes.com/gb/19/6/12/n113165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