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一生遍览名山大川,所到之处,抚今追昔、题咏抒怀,留下许多逸事和传奇。
元代文学家辛文房汇编了十卷的《唐才子传》,其中《李白传》里有这样一段:“李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县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李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李白长笑而去。”
明朝冯梦龙的《警世通言》记叙,一次,渤海国使臣来到大唐,呈上国书,满朝文武竟无人能读。最后玄宗召李白上殿,李白当时刚刚与友人豪饮一场,醉意朦胧。他看过番书,提起笔来,轻轻松松地把它翻译成了华文,后来又用渤海国的文字草拟了答批国书。
渤海国的使臣把这份唐朝公文带回国,国王读后大吃一惊,大臣们也都说:“天朝有神仙相助,咱们怎么能打得过呢!”于是渤海国放弃了挑衅的念头,修书称臣,愿意每年向大唐进贡。这就是李白“醉酒和番书”威震番邦的佳话。
诗仙赐名九华山
九华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九华山气势雄伟,山间遍布峡谷、流泉、飞瀑,秀色如画,气象万千。这座山原名“九子山”,据地方志《九华实录》载:“此山奇秀,高出云表,峰峦叠嶂,其数有九,如儿孙绕膝。”
李白曾三上此山,写下多首赞美诗作。您知道吗?就因为太白一句诗,九子山便改了名号。
据《李太白全集》等史料记载(《一统志》、清版《重修安徽通志》、《池州府志》、《九华山志》等书),天宝十三年(754)的冬天,李白在前往江、汉途中,和友人高霁(高喧之)、青阳县令韦仲堪(字权舆)等人在夏侯回的家中休息。从那里抬眼望去,九华山的松树和积雪映入眼帘。几人一时兴起,联句唱和,集为一篇《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
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李白)
层标遏迟日,半壁明朝霞。(高霁)
积雪曜阴壑,飞流喷阳崖。(韦权舆)
青莹玉树色,缥缈羽人家。(李白)
李白一句“灵山开九华”,为山定名。最后他又说:“缥缈羽人家”,指山中有仙人居住,更显出九华山的不凡。
天宝十四年(755),李白由金陵溯江赴浔阳,船行至秋浦江面,诗人遥望九华山,想起好友韦县令,便写下了《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一诗:“昔在九华山,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我欲一挥手,谁人可相从。君为东道主,于此卧云松。”
九华山峰,状如莲花。诗仙对九华山的眷恋,或许正体现了“青莲居士”与佛门的缘分。
据说,应韦仲堪盛情邀请,李白曾一度卜居于九华山东崖的龙女泉侧,在那里留下了太白井、太白洗砚池、银杏古树等遗迹。“太白书堂”位于九华山九华街,又称“太白读书处”,初建于南宋嘉熙年间(约公元1237年),是青阳县令蔡元龙为纪念李白二游九华而始创,后屡次被毁,屡次重建。院中有两株参天古银杏,相传为李白所植。树下有一口方形古太白井,四季不涸,清凉明净。
金陵凤凰台
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登金陵凤凰台》是李白为数不多的七言律诗之一,也是唐代律诗及登临怀古的名篇。
凤凰台,又叫金陵凤凰台,原本在凤凰山上,今已不存,故址位于今天的南京秦淮区瓦官寺。
清朝创修的《江南通志》记载了凤凰台得名的故事:南朝刘宋元嘉十六年,三只鸟在山间结伴飞翔,鸟的样子像孔雀,身体有五种颜色,鸣叫的声音很好听,人们说那是凤凰,于是,就在山上建了一座台,给山起名叫“凤凰山”。
清 戴洪《龄寿万年册.凤凰祥云》。(公有领域)
凤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祥瑞,李白登临此台,将眼前景色、历史典故以及满怀的感慨揉合于诗中,倾泻出古今相接的深沉咏叹。
诗的前两句介绍凤凰台的来历,连用三个“凤”字,却不觉繁复,音节宛转明快,朗朗动听。接下去,回望历史,三国时的东吴和后来的东晋都在金陵建都,然而,昔日繁华的宫廷已经荒芜,风流人物也已逝去。诗人远眺前方,只见三山迷濛,秦淮河被白鹭洲一分为二,汇入长江。这一幅远景凸显历史的苍茫,颇有“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的自然永恒之感。最后两句折射现实:奸臣当道犹如浮云遮日,望不见长安,令人心生愁闷。
李白的诗,总有一番壮阔高远之气象。此诗无论用典、写景,还是抒情,都释放出一种博大、深厚的气韵,冲击着读者的感官和心灵。凤凰来去兮,万古事悠悠,唯有江水奔流不息。
许多人都把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与崔颢的《黄鹤楼》相比较。这两首诗都属登临言愁的杰作——崔颢怀乡,李白念长安。仙人乘鹤,凤凰飞舞,仙气缥缈,皆得唐诗之妙。
千金买壁与《梁园吟》
天宝三年(744年)春,李白离开长安后,开始了历时十一年的第二次漫游。他在诗中写道:“一朝去京阙,十载客梁园”。“梁园”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家园林,提起它啊,得先说说“梁国”和“梁王”。
梁国是西汉最强大的诸侯国,领地位于河南开封至山东泰安之间。两千多年前,在开封城外东南方,有一座高台,春秋时,晋国的著名音乐家师旷经常在那里吹奏,人们因此将其命名为“吹台”。它是梁国的著名古迹。
西汉初年,汉文帝之子刘武被封为梁王,之后他从长安前往梁国的都城就封。刘武喜爱同文人一起作赋、吹弹,为此他专门修复了“吹台”,并以“吹台”为轴心,大兴土木,建造了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园林:梁园。它集离宫、亭台、山水为一体,内有奇花异草、珍禽异兽,专供游玩宴饮之用。
刘武招揽四方豪杰,文学家司马相如、辞赋家枚乘、公孙诡、邹阳、严忌等人都是梁孝王的门客,这一组文士形成了极具影响的“梁园文学”群体。司马相如客居梁园数年,临别时道出一句名言:“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
梁国的繁华虽已逝去如烟,但是此地的名胜和昔日的文学氛围一直吸引着后世的文人墨客。
天宝三年秋,李白与杜甫和高适结伴同行,畅游梁园等地。诗坛三杰登临吹台,畅饮豪歌,分别写下传世诗篇。高适作《古大梁行》,杜甫写有《遣怀》,而李白的《梁园吟》最为人称道。正是这首诗,引出了“千金买壁”的爱情佳话。
相传,当时李白在寺庙的墙壁上挥毫题诗,前宰相宗楚客的孙女宗煜路过,看到此诗,惊叹折服。她为了不让寺院的人把诗擦掉,不惜花费重金买下整面墙壁。李白听闻此事,大为感动,得知宗氏乃大家闺秀、才貌双全,于是以《梁园吟》为聘礼,娶宗氏为妻。
李白很喜爱宗氏,曾作诗《自代内赠》,以妻子的口吻描述她对夫君的思念,实际上借此表达自己对妻子的情意。宗氏也笃信道教,上元二年(761年),宗氏去邝山学道,和李白分离,但二人感情依然深厚。李白入永王李璘幕府而蒙冤案时,宗氏多次相救。
那么《梁园吟》因何让宗氏叹服,令后人激赏?
梁园吟
我浮黄河去京阙,挂席欲进波连山。
天长水阔厌远涉,访古始及平台间。
平台为客忧思多,对酒遂作梁园歌。
却忆蓬池阮公咏,因吟渌水扬洪波。
洪波浩荡迷旧国,路远西归安可得。
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
平头奴子摇大扇,五月不热疑清秋。
玉盘杨梅为君设,吴盐如花皎白雪。
持盐把酒但饮之,莫学夷齐事高洁。
昔人豪贵信陵君,今人耕种信陵坟。
荒城虚照碧山月,古木尽入苍梧云。
梁王宫阙今安在,枚马先归不相待。
舞影歌声散绿池,空余汴水东流海。
沉吟此事泪满衣,黄金买醉未能归。
连呼五白行六博,分曹赌酒酣驰辉。
歌且谣,意方远。
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
李白挥别京城,在黄河上乘船而下,天长水阔,波涛汹涌。当他来到古代梁园遗址时,决意对酒高歌,自我开解:“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诗人环顾四野,不禁慨叹:昔日声名显赫的信陵君、文采斐然的枚乘和司马相如,都已作古;华丽堂皇的大梁宫殿也已荒芜,“舞影歌声散绿池,空余汴水东流海”。
南宋 马远《水图》之“黄河逆流”。(公有领域)
诗人联想到自身际遇,沉吟落泪,再添愁思。不过,纵使触景生悲,李白依然豪情在胸,潇洒地说:“歌且谣,意方远。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
全诗情感起伏波折,宛如黄河上的行船,顺流直下,穿过层层波浪。太白怀古论今,将数百年风云,囊括诗中,尽抒忧思与壮志,气概不凡。
清朝文人方东树在著作《昭昧詹言》里评点《梁园吟》说:“情文相生,情景交融,所谓兴会才情,忽然涌出花来者也。(“空余”句顿挫。“沉吟”句转正意。)太白亦自沉痛如此,其言神仙语,乃其高情所寄,实实有见。”
金龟换酒
“金龟换酒”是一个成语,形容为人豁达,豪爽纵酒。这个典故讲述了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对李白的赏识。贺知章,自号四明狂客,人称“酒仙”,少年时即以文词出名。唐玄宗时期,他先后任礼部侍郎兼集贤院学士、太子宾客、检校工部侍郎、秘书监等职。
李白在《对酒忆贺监二首》序言里写道,“太子宾客贺公,于长安紫极宫一见余,呼余为‘谪仙人’,因解金龟,换酒为乐。”
贺知章在紫极宫初遇李白,对于他的风采和诗文都大为赞赏,爱才求贤的他当即邀请李白共饮畅谈。当时他碰巧没有带酒钱,便爽快地解下腰间的佩饰金龟袋换酒。
对于这段忘年佳话,唐代孟棨《本事诗》记曰:“李太白初至京师,舍于逆旅,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赏者数四,号为谪仙。”
这两个版本略有出入,相同之处是:贺知章读了李白的《蜀道难》等诗作后数次称叹,并称其为“谪仙”。
天宝三年(744年),贺知章经神仙王老点悟后,辞官还乡。玄宗应允,并为其举行了盛大的送别仪式。李白写下《送贺宾客归越》一诗,将其比作王羲之:“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贺知章归乡不久便长辞于世,享年86岁。李白在《对酒忆贺监二首》诗中表达了对他的感念。
对酒忆贺监二首·并序
其一
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
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
昔好杯中物,今为松下尘。
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
关于李白的逸闻趣事,还有很多,比如铁杵磨针、贵妃捧砚、力士脱靴、海上钓鳌客等等。这些故事伴随着诗人的漫游足迹,写在京城殿堂、郊野山间、佛寺道观、名楼胜迹,传为千古美谈。(未完待续)
大纪元 / 原文网址:https://www.epochtimes.com/gb/20/1/27/n118255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