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点选后右键单击 "另存新檔"
为什么古人能活得那么超脱呢,我们从他们写的诗词画的画中,能感受到无论人生逆境顺境,无论贫富高低,他们都能让心灵自在,比如像陶渊明,官场不顺心,大不了归隐田园,依然可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到底我们是丢失了什么,让我们这么多人走入一种心灵的困境?就像心灵迷路了一样。
我们发现古人能够豁达洒脱,一方面是他心灵上有支撑,比如唐朝的大诗人王维,其实他的人生也很坎坷,他三十九岁那年,妻子就去世了,之后的三十年他一个人孤独到老,在官场上他也多次被贬,历经人生起落沉浮,但王维受母亲影响,精通佛学,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也被人称为诗佛。
尽管历经坎坷,他依然写出这样的诗词,比如大家熟知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山居秋暝》读他的诗就好像看一幅画,这些诗词穿越千年我们依然能感受到他心灵的宁静。
另一方面我们发现古人生活比较简单,除了生活上忙碌之外,还有琴棋书画诗舞花茶让精神得以滋养,但是我们现代生活当中,手机电脑网络各种信息让人应接不暇,人很容易被繁杂的信息所淹没,心难以静下来。
孟子曾经说过,人养的鸡养的狗如果丢了都知道去找,但是如果把自己的心丢了,却不知道把它找回来,做学问不过是把丢失的心找回来,让心安放而已。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现在社会越来越丰富,但是却有越来越多的人,他们选择过一种极简的生活,也就是无论从物质和精神上都做减法。很多智慧的人他们的生活其实很简单,像乔布斯家里没有几件家具,特别简单。前些年风行的断舍离,就是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去多余的东西,脱离对物品的执著。在我们的生活中,尽可能减去那些自己不需要的东西,比如衣柜中很久都没穿过的衣服、橱柜中根本没用过的物品等等……只留下那些有用的,自己经常用的。
在社交上退出根本没有什么交集的社群,多和自己的知己家人互动等等,在精神上减少对过去的追忆,也减少一些对未来的担忧,让自己能够真正专注活在当下,这样更容易在众多繁杂混乱的秩序中,给自己整理出一个简洁的空间,让心灵得到疗愈。
其实关于心灵的滋养古人早就说过“养生莫过于养心,养心莫过于寡欲”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想让自己的身体得到滋养,最好的方式就是滋养自己这颗心,滋养这颗心最好的方式,就是减少心灵对外界的期待和欲望。
正如《菜根谭》上说:“人生减省一分,便超脱一分。如交游减,便免纷扰,言语减,便寡愆尤,思虑减,则精神不耗。”意思就是说如果能够减少一些无谓的交际,那么便会减少一些纷扰,像我们很多人手机上可能有很多名单,但是相识满天下,知音有几人?如果能够减少一些言语,那么便会减少一些不必要的事端,如果思虑减少,那么精神便饱满。很多时候思虑过多,也会让我们身心出现问题,比如像《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天天都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所以她脾胃就不好,因为过多的思虑就会伤害到脾胃。
那些受精神疾病困扰的朋友,或许他们的生活也很简单,但是头脑里装了太多不必要的杂乱的情绪,比如担忧失望对很多事物的悲观等等,如果像清理杂物那样把它清理出去,自己就能够得到更简单的快乐。
在这个时代或许我们也在历经一个转变,从追逐外在事物的丰盛 转而向自己内心的探寻。关于中国文化还有哪些呢,我们下次和您接着分享。
新唐人 / 原文网址:https://www.ntdtv.com/gb/2020/10/31/a102975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