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 冬病夏治
传统中医学利用夏天时节的盛阳,来调理身体阴寒内盛的失衡状况。夏天里调养虚寒体质的重要关键在“三伏天”(三伏日),传统中医有“冬病夏治”的作法,在夏天,尤其是在季夏炎炎“三伏天”治疗冬天好发的慢性病。
为何“三伏天”是“冬病夏治”的关键日呢?从夏至开始,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一天,第4个庚日为中伏开始,在立秋后的第1个庚日为末伏的头一天。初伏一般在小暑节气之后。《说文解字》引《释名》解释“伏”的意义:“金气伏藏之日,金畏火,故三伏皆庚日。”“三伏天”都是庚日,金畏火金气伏藏,阴气伏藏,火益加炽热,所以在三伏之日调理、增益阳气正得时。
中医三伏贴是利用“冬病夏治”的治疗方式,于三伏日 进行扶助正气治疗,预防冬天旧病复发。(台北市立联合医院提供)
一般利用“三伏天”进行调理的疾患,以冬天好发的气喘、过敏、慢性支气管炎等肺部相关的疾病等为主,这些方面的疾患可在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期间进行调养,而获得改善。为什么呢?三伏天都是庚日属金,而在五脏中肺与金相应。
这是五行相生相克之理的运用。中国传统医学的理论基础是五行学说,以木、火、土、金、水等五种自然要素,推演天地气候与五脏六腑的生理、病理关系。
从五行相生来看,土生金。土为金之母,母子可以相生,所谓“虚则补其母”,所以肺生病,可补其母脏脾土。三伏天在长夏季节,长夏五行属土,正是补脾时机,所以在三伏天补脾土,增益与肺连带的功能事半功倍。三伏天阳气旺,对于阳虚阴盛身体虚冷容易四肢冰冷发麻的人,进行冬病夏治,从根本上扶助阳气袪除寒邪、增强免疫力也很对时。中医的“三伏贴”就是利用三伏之日进行扶助正气治疗,预防冬天旧病复发。
传统食疗有三伏天吃黄耆乌骨鸡这一味,适合益气养肺、滋肾养血、固表防感冒。韩国也有一味在三伏天喝参鸡汤的养生处方。
传统食疗有三伏天吃黄耆乌骨鸡这一味。(心意珍馔提供)
从初伏到末伏的“三伏天”,有多少天呢?若夏至与立秋之间只有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如有5个庚日,中伏则为20天。今年,2018年,中伏有20天,也就是“三伏”期间共有40天。
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肺主鼻。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脏为肺。”(西方生燥意指秋天的季节。)@*#
大纪元 / 原文网址:https://www.epochtimes.com/gb/18/7/8/n105462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