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和您分享的,是“红楼才女”系列,我们从书中挑出了几位性情不俗的女子,和您一起回味她们的故事。说起“红楼”,换个角度看,这是一本关于人生的书,作者通过主人公的悲欢离合,向人们阐述了人世间“善恶有报”的道理。书里面既涉及儒家的伦理道德,也包含道家的出世炼丹,甚至也有佛家的青灯古佛。
我们之前说到的几位,有以泪报恩的黛玉、一心向佛的妙玉、自甘平淡的李纨、玫瑰一样的探春,还有直率真诚的湘云。今天的这一位,似乎不比她们地位尊贵,但又有些“似主非主,似婢非婢”的感觉。她的名字是“甄英莲”,脂砚斋评说,这是发自曹公“真应怜”的叹息。
英莲又可说是贯穿整部“红楼”的一条隐约的线索,在第一回,便出场了。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说到当时的姑苏城,“城中阊门,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在阊门外有个十里街,街内有个仁清巷。这里住着一家乡宦,姓甄名费字士隐,嫡妻,也就是正室,是封氏,性情贤淑,深明礼义。
这家人,虽算不上多富贵,但也算是本地的望族了。甄士隐,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每天就是赏赏花,还种植一些竹子,然后便是品酒吟诗,让人觉得,他像是个神仙一般的人物。但唯有一件事不足:就是他都已经年过半百了,膝下还没有个儿子,只有一位小女儿,乳名英莲,生得粉装玉琢,乖觉可喜。
清孙温绘《红楼梦》第1回插图,士隐抱孩路遇僧道,葫芦庙贾雨村出世。(公有领域)
说来英莲还真是不幸,在四岁这一年的元宵佳节,就被拐走了。一晃就是多少年后的事了,我们这里不说这些年她都经历了什么,只说她几经坎坷,到了薛家,宝钗给英莲取了个名字,叫“香菱”。
这之后,香菱就一心在宝钗家中尽心服侍。两眉之间,那一点胭脂记和姣好的容颜,依稀是没有变,看起来一副可喜的模样。丈夫薛蟠离家远行,她随宝钗一起,有了进入大观园的契机,得以暂离苦海、跻身雅贤之列。
她蕙质兰心,见贤思齐,也渴望拥有园中少女们那样清雅脱俗的气质。这些女子当中,当然是以宝钗、黛玉、湘云三人为上,而她们的才华又以诗词为最。
香菱倾慕、羡慕这种风雅,也想要学诗。童年时,她遭遇骨肉离散。在薛府,也没有太多的机会读书作文,可说到底,她毕竟是出身乡宦世家,母亲贤淑明礼,父亲甄士隐更是善于赋诗。到了香菱这里,自然是携带了几分天分的。哪怕是在经历人生的坎坷后,内心深处的那点灵慧,也还是在的。
既要学诗,自然是要找寻一位明师了。大观园里,诗才最高者莫过于黛玉和宝钗。只见香菱刚进园子时,就央求着宝钗学诗,但是遭到了婉拒。宝钗不愿教,主要是因为她怀才而不重才,也不希望香菱为了作诗,而荒废了女红等本职。但是香菱并没有放弃,转来又向黛玉学诗。
我们都知道,黛玉身子弱,心思又比较敏感,向来是喜散不喜聚的,孤高自许、目下无尘。可谁料到,在听了香菱的来意后,竟是欣然允诺,而且啊,还立即郑重其事地当起师父来了。黛玉对香菱说:“既要学作诗,你就拜我为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
清孙温绘《红楼梦》第48-49回插图,滥情人情误思游艺,慕雅女雅集苦吟诗。(公有领域)
不错,这便是黛玉外冷内热、天真无私的真性情。园子里姐妹众多,可是在诗歌方面,真正能和她倾心交流的,又有几人呢?她固然是孤标傲世,但当遇到香菱这样,慧根、灵气兼具的妙女子,她岂有拒绝之理,她也是知晓“知音难觅”的道理的啊。
一个是出口成章的女诗翁,一个是前尘尽忘的可怜丫头。在黛玉面前,香菱自然是加倍的恭敬、谦卑。但是香菱心思细腻,担心自己资质浅陋,会给眼前这一位稀世才女带来麻烦,所以陪着小心说:“果然这样,我就拜你为师,你可不许烦腻的。”
这聊着聊着,黛玉师父就已经开始传道授业了。她用浅显的语言概括诗歌特点,因为要先从最开始,帮助香菱建立信心,做一个好的铺垫。她谈的诗歌,是律诗的一种,认为“诗”不过是起承转合;中间的两副对子,平对仄,虚对实;若有了奇句,甚至都可以不受对仗的束缚。因此,黛玉轻松地说:“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黛玉这样的话语,也自然让香菱放松了些。
香菱呢,即刻领悟,她平时偷空看诗,也有稍有些心得,这经黛玉一点拨,才知这正是作诗之法,一下子就打开了思路。
香菱像,出自清 改琦绘《红楼梦图咏・4册》。(公有领域)
黛玉进一步阐释,作诗最重要的是立意,词句终究是末事,也就是说,如果真的意趣了得,能让人真的感受到作者的心境和意趣,甚至有时连词句都不必修饰,也就是她所说的“不以词害意”。
看到黛玉如此用心教,香菱也马上敞开心扉,忍不住将偏爱的陆游诗歌娓娓道来。黛玉听罢,便知道这是初学者最容易犯的错误,于是赶紧阻止她,不可掉入这样的浅近格局,因为根本无法掌握诗歌的真义。听到这,黛玉也大概了解了香菱对诗歌的掌握程度,于是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学诗之法。一段时间下来,香菱还真的吟咏出了绝妙的诗句。
我们来看看,这是什么样的好方法。
相关影片»
下载点选后右键单击 "另存新檔"
大纪元 / 原文网址:http://www.epochtimes.com/gb/19/3/10/n111034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