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森氏症的症状有3大特点: 1.四肢震颤, 2.肌肉僵直, 3.失去协调、平衡的运动障碍。刚开始起于手指,尤其是右手指,再由上肢逐渐发展到下肢。当肌体的肌张力增高,就会变得僵硬,使手足细小的运动变得困难,行动则无预警的停止,甚至僵住,而且手不能持物,手臂不会摆动。也因为持续性的肌肉收缩,以致肢体不自主的抖动,姿势会往前倾,还有步态不稳、小碎步、腰酸腿软、四肢无力等情况。
因为无法控制舌肌,会流口水、说话小声、口吃与口齿不清;还会出现反应迟钝,知觉异常、嗅觉异常、大汗出、面油脂增加、头晕、耳鸣、健忘、多梦,容易烦恼焦虑、忧郁、性情暴躁、人格退缩,还有便秘、尿失禁、性功能障碍。由于面无表情,不常眨眼,形成特殊的面具脸。临床看到的巴金人,多有个性刚毅顽强的特性,可能是因为罹病后,内心的不平衡、不甘愿,完全不能接受自己没尊严的体态。
一般正常人的脑部黑质组织,约有20万个多巴胺神经组织,可分泌一种调解动作的神经传导物–多巴胺。当黑质和黑质纹体状通路产生病变,致使制造多巴胺的细胞退化与减少,也会造成脑部基底核神经元的退化,以及多巴胺神经细胞死亡。当黑质内的细胞减少50%,就开始出现轻微症状,一旦散失达到80% ,致使大脑动作传输的回路抑制太强,症状就开始明显,而产生进行性的运动障碍。
尽管巴金森氏症的症状明显,可是真正致病的机转和原因一直尚未明确,发病年龄多在5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有4成患者并发失智症。因为致病原因不明,所以治愈的希望有如仰望星空般的遥不可及。病况发展到后期,只能坐轮椅、卧床,生活完全无法自理,风烛残年,最后常因呼吸道、泌尿道、褥疮等细菌感染,而结束痛苦的生命。
虽然1970年发明了治疗巴金森氏症的药物,在服药初期,可减缓症状,但随着疗程越久,药效却越来越短,仍无法缓解或停止黑质部多巴胺细胞的持续凋零死亡。此外,还会有低血压、失眠、精神不安、兴奋、幻觉、口干、便秘、肠胃不适、全身不自主的肢体舞蹈、肌肉僵硬与疼痛等副作用。
要如何打开这位阿伯的“僵”局?他的生活起居饮食都很正常,也没不良嗜好,不明白怎么会得这个病?但是无论再怎么无奈与质疑都无济于事,唯有面对问题才是上策。首先,教他做健脑操:
1.请他双手如抓球状,互撞指腹36下,要达到至少前10下对准相碰撞,而没有失手、滑掉。1天至少做3次。
2.以左手食指,先点鼻子,再点右手拇指,再点回鼻子,依次点其他四指,换手依照同样方式做,连续做9次。1天至少做3次。
3.有空盘腿坐,按摩肚脐,能锁住肾精,使精气随任督脉顺利上达于脑。
4.双手用力握拳5秒,松开用力撑5秒;或做握拳,松开手,连续做9次;或手握圆球在手掌中转。
5.每天散步,最好赤脚,做有氧运动后,将脚抬高超过心脏的高度,有利血液回流至脑部。
脑为清窍,大脑被不知名的病邪入侵蒙蔽,该如何通过脑血屏障,袪邪出境?利用启动无形的气,透过经络的调拨,也许可以唤醒沉睡的脑细胞,自行修护障碍并赶走病邪。
针灸处理:促脑运作正常与头部微循环,针百会、四神聪穴、率谷透角孙穴;补肾济髓脑,针关元、涌泉、后谿穴;震颤属肝风内动,针风池、太冲穴;松解面部肌张力,针合谷、迎香穴;眼睑无力,针攒竹透鱼腰、太阳穴;上肢震颤,针中渚、曲池、手三里穴;增强下肢动作的协调,针阳陵泉、足三里、风市、昆仑穴;此症多有气血虚之征,针百会、气海、足三里、三阴交穴;重听,针听会、翳风穴。
再请阿伯每天空掌拍关元穴108下补肾;按合谷、太冲穴开身体筋骨机关,每次至少按9下,能按36下为最佳;用艾条灸百会、神阙、关元穴各10分钟;每天用热水泡脚15分钟,可分别轮流加白醋、盐或酒于热水中;练习放松,多参加手工艺、书法、画画,或选练气功、炼法轮功、太极拳、瑜珈等能纾解肌肉张力的活动;禁吃冰品、冷饮,少食寒性食物。
治疗前10天每天针灸,之后1周针2次。针14次后,症状开始稳定,讲话、表情、手足活动逐渐恢复正常,但还时常头晕。再针7次,完全像正常人,精神健康状态比生病前要好,还能说笑、跑步。以后每周针1次保养。阿伯算是初病,症状不算很严重,又很认真做复健操,所以效果很好。其他病程较久,症状较严重的患者,效果则较慢。@
选自《明慧诊间──容光必照》/博大出版 http://broadpressinc.com/
明慧诊间 封面(博大出版 提供)
*大纪元 / 原文网址:http://www.epochtimes.com/gb/16/9/2/n82601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