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天文学》杂志报导,国际射电天文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Radio Astronomy Research, ICRAR)的天文学家缪勒(Gerhardt Meurer)解释:「这种旋转不像瑞士手表那样走时精确,但是不管星系有多大或多小,只要在星系的边缘,就会注意到星系在自转,10亿年转一圈,不停地这样转下去。」
星系旋转的壮观景象。此为X射线、红外线、无线电波及可见光的合成图,显示2300万光年远的星系NGC 4258发生的变化。(NASA)
生命分子之中也存在旋转现象,如同基因的DNA片段结构之中,各种碱基水平排列于两条螺旋长链之间。(维基百科)
也就是说,星系自转的周期似乎和星系的大小与质量没有明显关系。
「我们发现了这种非常规律的运动,这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星系运动的机制。你发现密度大的星系不会转得快,而尺寸相同的密度小的星系自转也不会慢。 」
研究者使用多波段观测方法,测量了大量的星系特征,虽然星系的尺寸与质量都可能有所不同,但是其共同之处就是自转周期相同。
研究者表示,继续深入观测这种协调一致的自转现象,以便排除观测误差。
那么星系的自旋方向有何特点?科学家很久就注意到一个有趣的宇宙不对称现象,即所观测的大部分星系都是左旋,右旋的比例不到一半。这种不对称现象至今是科学难解之谜。
鹦鹉螺贝壳左旋有序,且具黄金比例的几何学特征。(Chris 73/维基百科)
而且,似乎左旋现象不只是体现在星系自转方面。地球之中的洪水旋涡、蛋白质分子之中的组成特点,甚至海洋生物中常见的鹦鹉螺的其外形结构,都是左旋。
当然,也有右旋现象,比如有些植物是右旋转的,如攀援植物的茎旋转分布有时是右旋,但是这种右旋现象相比左旋是非常非常少的。◇
*新紀元周刊 / 原文网址:https://www.epochweekly.com/b5/577/181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