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一位乐善好施的中国乡绅;他曾是小有名气的读书人;他本是淹没在近代历史中的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却因一部「红色经典」而走入了大众视野。他,就是《苦菜花》里王柬芝的人物原型——冯鉴之。
1958年初,小说《苦菜花》轰动全国,后来被搬上银幕和舞台,成为家喻户晓的「红色经典」。作者冯德英也随之爆红。然而,书中那些原型人物的真实人生却鲜为人知。
《苦菜花》讲述了抗日战争初期的一段故事。在胶东半岛昆嵛山区的王官庄(原型为观上冯家村),贫农出身的「母亲」积极投身抗日,「母亲」的女儿娟子爱上了年轻有为的县委书记姜永泉……
电影《苦菜花》开头有这样一个情节:在娟子妈和四大爷的对话中说,娟子和姜永泉「钻山沟」,不是为「搞破鞋」,而是在从事秘密的革命活动。人们不免有些纳闷儿,莫名其妙安排这一出戏干什么呢?
据了解内情的老乡们讲,这个情节必须得有,而且是为两个正面人物的原型姜吉成(姜永泉的原型)和冯德清(娟子的原型)特意安排的。因为在当时,这俩人的丑闻闹得沸沸扬扬,还闹出了人命,不洗白一下不行。而那个因揭发这桩丑闻而遇害的人,就是我们故事的主人公——冯鉴之。
在观上冯家村,提起大才子冯鉴之,方圆百里没有不知道的。在《苦菜花》电影中,以冯鉴之为原型的王柬芝被描绘成「汉奸特务」,出卖抗日军民并造成重大伤亡,最后被开枪打死。关于冯鉴之,在当地流传着许多故事,但跟《苦菜花》里的描述截然不同。
在纪实报告「《苦菜花》人物原型的真实人生」中,记者金逢星通过实地采访,还原了那段历史的原貌。而所有看到这段史实的人,都感到震惊。当老乡们被问到对《苦菜花》的观感时,都说那是胡诌八扯;而对反派人物原型冯鉴之的为人,没有不夸奖的;对「母亲」、「娟子」等一家人的所谓「革命事迹」,都嗤之以鼻,说根本没有那回事儿。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老乡们是怎么说的吧。
村里的一位老乡讲述了一件往事,都几十年了,他现在想起来还觉得羞愧呢!他说,还在上学时,老师布置作业,要求写一篇《揭露地主恶霸如何欺压穷人》的作文,他一下子就想到了冯鉴之。
村里有位上了年纪的老奶奶,叫秋菊,她和冯鉴之家是邻居,两家隔着一条胡同。他就去了秋菊奶奶家,想找点儿素材。这个小孩性子直,到秋菊奶家,打了招呼之后,就直奔主题。
他问秋菊奶:「冯鉴之一家是怎么欺负咱们穷人的?」谁知道,秋菊奶一听就火了,劈头就把他骂了一通,然后说:「看你会说的,还怎么欺负,俺至今还欠人家的哩!」
接着,秋菊奶就讲了她的一段亲身经历,她至今还过意不去呢!秋菊奶说,她年轻的时候,有一年,闹饥荒。秋收完了,她就领着孩子出去要饭。当时冯鉴之在外面教学。
当冯鉴之回村知道这事儿后,就再三嘱咐他的妻子说,等秋菊奶回来拿衣服的时候,一定要把她留下来,别让她出去要饭了。冯鉴之说:「大人受得了,孩子受不了。」他还让妻子到时候给秋菊奶送点粮食。他说:「咱家吃什么就给秋菊吃什么。」
还不到入冬,秋菊奶就回来一次,当时冯鉴之的妻子并不知道她回来了。结果,冯鉴之回来后听说了,就把他妻子埋怨了一顿。秋菊奶第二次回来取衣服的时候,冯鉴之妻子知道了,就赶忙去秋菊奶那里,说什么也要把她留下来。随后送来过冬的粮食,还有二十五吊钱。过年后,秋菊奶左思右想,怎么也过意不去,就借了二十五吊钱,先还给冯鉴之的妻子,哪知,冯鉴之知道后,就让妻子赶快又给送回来……
秋菊奶激动地说:「我们至今还欠人家的呢,怎么还说欺负?」听完秋菊奶的话,这个小孩儿顿时觉得非常羞愧,他知道自己是被《苦菜花》里编造的故事给骗了,耷拉着脑袋,悄悄走出了秋菊奶的家门。
据村里人介绍,冯鉴之不仅救济穷人,还很爱惜人才呢!他出钱帮助上不起学的赵强念书。后来又动员他去当兵抗日救国。赵强参军后很快晋升为军官。冯鉴之遇害后,赵强非常悲痛,要不是朋友们劝阻,他当时就想带着队伍找害死冯鉴之的人算账呢!
冯鉴之在1937年回乡办学以前,还利用假期时间,教过三个学生。他们是:本村的冯秀峰、孔家村的孔少尼,还有王家庵的王克邦。冯鉴之遇害后,孔少尼因为替恩师冯鉴之鸣不平而被中共杀害。
说到这儿,观众朋友可能会问,冯鉴之是怎么遇害的呢?这就得讲讲前面提到的,姜吉成和冯德清「钻山沟,搞破鞋」的那桩丑事了。1940年前后,姜吉成被当地的冯家镇区共产党组织,派到观上冯家村当驻村干部。谁知,不久,他跟冯德清勾搭上了。这事儿在村子里一下子就炸开了锅。
当时,冯鉴之作为校长,曾好意劝说冯德清,说人家是有妇之夫,这样做不道德等等。哪知,这些话却得罪了姜吉成。后来,又因为村里的冯岳西找到冯家镇区那儿,埋怨怎么派这么个作风不正的人到观上冯家村,这让姜吉成非常气恨。姜吉成想报复冯岳西,但是,碍于冯岳西和冯鉴之是要好的堂兄弟,再加上冯鉴之在乳山牟平一带很有名望,姜吉成因此不敢肆意妄为。
然而,不久之后的一封来信,给冯鉴之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灾难。1940年,日军大扫荡,把冯鉴之家抢了个精光。牟平县的日伪县长早就听说过冯鉴之的学问,又从抢劫物品中看到了他写的文章和他的一手好字,就写信请冯鉴之去为他效劳。然而,以冯鉴之的人品和爱国节操,他是断然不可能去伪政府任职的。
行事光明磊落的冯鉴之,当场就把信给撕了。他对日伪县长来信这事也毫不避讳,很多人都知道。没想到,这事儿不久就传到了姜吉成的耳朵里。姜吉成终于找到了报复冯鉴之的借口。
大约在1941年夏天,冯鉴之被中共地下组织抓捕,遭受了各种酷刑。他们逼着冯鉴之承认自己是汉奸。别看冯鉴之是个文人,却铁骨铮铮,不管怎么折磨都不认罪。1942年新年刚过,听说日本鬼子又要大扫荡,中共地下党嫌带着冯鉴之逃跑不方便,姜吉成等人又怕放了冯鉴之真相败露,就给冯鉴之扣了个汉奸罪名,残忍地把他打死了。当年冯鉴之31岁。
那么,姜吉成最后又是怎么个下场呢?据村里人介绍,姜吉成为了跟冯德清结婚,狠心抛弃了年幼的儿子姜桂安(音),和怀着身孕的妻子。姜吉成的妻子承受不住打击,精神失常,之后带着肚里的孩子,改嫁到冯家镇卧龙村。
中共篡政后,姜吉成当上了第一任乳山县委书记。可悲的是,他最终并未摆脱被中共迫害的命运。文革中,被造反派整死。有人认为,中共的腐化堕落和滥杀无辜都是在篡政之后发生的。其实,在中共执政之前,在中共的地下组织里,这些罪恶已经屡见不鲜。只是在那些「红色经典」的洗白下,大多数老百姓不知情而已。
「《苦菜花》人物原型的真实人生」纪实报告中记载,小说《苦菜花》不但为「正面人物」的原型进行洗白,而且,作者冯德英还颠倒黑白,虚构仇恨。冯德英在小说《苦菜花》的开篇就借仁义嫂之口说出了这样一句咬牙切齿的话:「这前世的冤,今世的仇,我烂了骨头也要跟你们算清!」以此表明地主王柬芝与贫农仁义嫂之间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和不共戴天的仇恨。而仁义嫂的原型就是冯德英的母亲曹文琳。
然而,据老乡们讲,这些情节完全是冯德英按照「阶级斗争」的思维模式杜撰出来的。现实生活中,冯鉴之不但跟冯德英家无冤无仇,相反,冯鉴之总是扶危济困,曾帮助冯德英家写诉状打赢了官司,还是冯德英家的大恩人呢!
半个多世纪以来,《苦菜花》中对王柬芝的描述不知道误导了多少读者和观众。然而,也许很多人并不知道,王柬芝的原型——冯鉴之,在父老乡亲的记忆中,一直都是一位可敬又可亲的好邻居呢!
(大纪元: https://www.epochtimes.com/b5/21/9/28/n132669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