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共高层人物中,康生是一个奇葩的复合体:一方面他是贝利亚式迫害狂;另一方面他又是国学大家 ——其书法和国学造诣中共党内皆无出其右,他的书法堪称当代中国书法大家——前清翰林院庶吉士、商务印书馆董事、文化鉴赏家陈叔通认为,当代中国四大书法家:康生、郭沫若、齐燕铭、沈尹默,以康生的造诣最高,陈叔通家中就收藏有康生手书的真、草、隶、篆的四幅书屏。
除书法出类拔萃之外,康生还擅长国画、雕刻、通晓音乐,能够演奏二胡,算一个多才多艺的人物。
康生对文物有着近乎疯狂的嗜好,是中共党内的公开秘密,但对康生将大量文物收藏于家中的行为,各方的评价却迄今莫衷一是。
康生死后,中共邓小平当局对他的控罪,就有盗窃和掠夺文物一条,邓小平当局指控:
1968年至1972年,康生先后到北京市文管处32次,窃取图书12080册,窃取文物1102件。其中有大批宋元版和明版的珍本、孤本图书,有2000多年前的青铜器,有1000年前的古砚、碑帖、书画和印章,还有30万年前的玳瑁化石等,都是一批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珍品,有的还是绝无仅有的国宝。
“文化大革命”中,康生将京城有名的文物收藏家邓拓、阿英、龙云、章乃器、傅惜华、傅忠谟、赵元方、齐白石等人名单开出,交给心腹,煽动红卫兵前去“抄家”,将这些名家的收藏全部集中到文物管理处,自己随后趁火打劫,巧取豪夺。
康生多次跑到北京市文管处询问:“傅惜华的书集中起来没有?”并且一再嘱咐:“他的书一定不要丢失和分散。”1969年10月18日上午,康生得知傅惜华的书已经“抄”出并已经集中到国子监藏书库,赶紧驱车前往。到了又脏又冷的书库,他一屁股坐在一个破木箱上动手挑书,就这样,71岁的老头子,嘴唇发紫了,鼻涕也流出来了,一个人竟挑了3个多小时。
当局还指控康生以低价强买文物:“有一次,他(康生)在文物库房里发现宋拓汉石经,这据传是蔡文姬之父蔡邕书写,国内仅存3件,是异常珍贵的文物,他从口袋里掏出10元钱,说:“这件东西我买了。”随后,他又看到了《腊梅三咏》,系黄庭坚真迹,极其名贵,又说:“这件东西给5元吧!”过了一会,他又看到宋画院仿赵干的《起蛟图》,爱不释手,但口袋里仅剩下一角钱,就厚着脸皮取走了。”
但是,对于康生“盗窃、掠夺文物”的指控,康生的遗孀曹轶欧断然否认,反而辩称康生这是在“保护文物”,不仅无罪,而且有功。
曹轶欧说:“现在还有人说康生盗窃文物和古董。这也是莫须有的罪名。不错,康生是喜欢鉴赏和收存文物的。他一生的花销没有任何的嗜好,就是爱买图书,特别是古版书和一些古董。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大“破四旧”的时候,许多很有价值的文物和古董都被作为“四旧”来破坏。康生得到消息,一面和一些红卫兵头头打招呼,要他们注意保护文物,同时他亲自到销毁市场去,花钱买或者收集了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当时他就说:‘这些东西如果不保护好就会毁于一旦。我现在把它们先保存起来,将来国家要的时候,我全部送还。’就这样,他是收存了许多的无价之宝。从这个意义上讲,康生不但无罪,还且有功。”
(师东兵《访原中共中央副主席康生的遗孀曹轶欧》增刊,第六四七期)
另一位与康生共过事的人、“四人帮”干将王力,也否认康生盗窃和掠夺文物,并认为康生保护了文物,王力指:康生对“破四旧”痛心疾首,收藏文物是为了保护,并没有据为己有的意思,王力说:
“康生的其它文物,特别是善本书和部分字画都很值钱。据谷牧同志介绍,康生在死前自己刻了枚“交公”字样的图章,并在自己的收藏品上都打了“交公”章。他把自己所有的收藏品都捐献给国家,一分钱没要。”
(王力《康生收藏的文物到哪儿去了》)
但是,关于康生在死前自己刻了枚“交公”字样的图章一事,只有王力间接证明,并没见谷牧的本人证明,而谷牧已死,死无对证。
关于康生“盗窃文物”的指控,另一位过来人李传俊也持否定态度,李传俊生于1942年8月,曾任北京军区部队机要参谋,于1966年8月~1972年12月在中央文革办事组工作;李传俊指证,康生死前留下遗嘱:所藏文物一律交公,不留子女。
(见:《在中央文革办事机构的见闻》之“中央文革小组成员的若干情况”部分口述:李传俊原载于《炎黄春秋》2012年第11期)
然而,李传俊的指证也是孤证,因为迄今不见“康生遗嘱”的字迹或或录音件。
笔者相信:当局对康生“盗窃和掠夺文物”的指控,肯定有夸张和失实之处,因为“一旦倒台,就一无是处”,这是共产党党内斗争的传统;
但是,由于当事人、证人基本已去世,以及中共当局的隐瞒,康生在利用权力之便获取大批文物时,是否有存有据为己有的私心,已经很难证明或证伪了,但有两点可以肯定:
其一,康生内心肯定是反对毁灭文物的;
其二,不管康生是否存有据为己有之心,康生利用职权收藏大批文物,客观上起了保护文物的作用,使得这些文物在“文革”免于毁灭(谁敢抄康生的家?)
大陆官方的百度百科说:“康生死后的1980年夏天,中共当局在北京故宫后院举办了一次私人收藏品的展览会,展出了康生的巨量收藏,作为康生“罪状”的展览;参观者被价值连城、琳琅满目的收藏惊得目瞪口呆。当时,一位参观展览的日本游客说:“谁说你们中国没有富翁?康生不就是一个吗?””
这等于是从反面证明了康生对保护文物,起了巨大的客观作用。
(看中国:http://kzg.io/gb46J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