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见网提供多款免费翻墙软件,也提供免翻墙网址,为持续能看到真实信息,请記下明见网即时ip索取信箱:mingjianweb@gmail.com,並下载「无界浏览」与「自由门」「神州明见」等翻墙软件。 
 
战场上的旗帜,是将士心中的图腾,是军魂所系,是军心所凝,是军威所驻。在国军的抗日战场上,有这样两面非同寻常的旗帜,论其来历,可谓颇具传奇;论其历史价值,可谓是“史诗级”的。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这两面旗帜背后的感人故事。

九死一生,17岁的她,独自为八百壮士送国旗

淞沪会战,史称八一三战役,是全面抗战初期国军为保卫上海与日军发生的一次大规模会战。战役自1937年8月13日始,至11月12日终,历时三个月。

10月26日,淞沪会战进入最后阶段,在完成了本次战役的战略目标——粉碎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后,国军决定全线西撤。遂命令88师留下一个团进行掩护,88师524团450人(报界宣称“八百壮士”)在副团长谢晋元的率领下,奉命据守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在日军的重重包围进攻下,守卫四行仓库的八百壮士孤军奋战4个昼夜。

当时国军都没有携带国旗,谢晋元突然提出希望有一面国旗悬挂在四行仓库顶上,以振国威军威。

当时的上海,除租界外,基本上都被日军攻占。租界外边,目之所及全是日军的膏药旗,而中国军队占领的四行仓库屋顶却没有国旗。在租界难民收容所服务的女童子军成员杨慧敏看着这一切,心里很是难受。当得知坚守四行仓库的国军需要一面国旗的消息时,杨惠敏决心亲自为孤军作战的八百勇士献旗。

杨惠敏在上海总商会接过国旗后,脱去外衣,将国旗紧紧缠在腰间,再穿上童子军服装。入夜以后,她说服了租界英军巡逻的卫兵放行,一路爬行穿过铁丝网,到达了马路的另一头。在这期间,还经历了日军对四行仓库的一次夜袭,子弹从头顶呼啸着飞过。等到日军夜袭被击退,枪声停息才继续爬行前进,终于到了仓库东侧,被早已等待多时的国军用绳子吊进了窗子。

谢晋元团长和几位军官早就得到消息在窗口迎接,杨惠敏将浸透了汗水的国旗呈献在他们面前时,一群人无不热泪满眶。当谢晋元与杨瑞符从这位17岁的小姑娘手中接过国旗时,都情不自禁地向她行了一个军礼。谢晋元这位身经百战的英雄,在敌人的火力下没有哼过半声,这时却泣不成声:“勇敢的孩子,你送来给我们的岂仅仅是一面崇高的国旗,而是我中华民族誓死不屈的坚毅精神!”

第二天清晨,中国军队坚守的四行仓库终于升起了国旗,临时搭建的平台上,几十个军人庄严的向着青天白日旗敬礼。没有音乐,没有排场,但是,那神圣而肃穆的气氛,单调而悲壮的场景,叫人永世难忘。

青天白日耀四行,一时间,军心大振,死守四行仓库的战士们脸上浮现了几个月来难得的笑容。升旗仪式结束后,谢晋元副团长带领杨惠敏参观仓库时,看着很多躺在地上的伤员,杨惠敏问他们:“你们打算守到什么时候?”“死守!”这两个字简短有力却又责任重大,她感动地哭了,说:“我求求你们,把你们的名字抄给我,万一以后,全国的老百姓也好知道你们的名字。”

随后将士们抄了一张名单给她,日军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进攻。杨惠敏不肯离开,面对谢晋元团长的再三劝说,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她跳下苏州河时,就已经被日军发现,一时间头上枪炮声响个不停,危机之下,水性好的她直接深潜入水,游至对岸公共租界登岸。此时的苏州河畔早已人山人海,纷纷朝着四行仓库屋顶上迎风招展的国旗欢呼招手!人群高喊着“中华民国万岁,国军胜利万岁!”这呼喊响彻云霄。

看到这一幕,邪恶的日本侵略者派出了战机在四行仓库屋顶盘旋,企图把国旗炸倒,可是日本战机一次次的俯冲攻击都徒劳而返,租界岸边的中国百姓更是呼声大胜!不久之后,英国路透社记者将四行仓库八百壮士和女童子军杨慧敏送国旗的英勇事迹公诸于世,很快传遍海内外,震撼了世界。

关于送旗的细节,后来杨惠敏在武汉发表的《自述》中说:“当我负着神圣的使命走到垃圾桥附近时,被一英军阻止了。经我多番辩论后,我终于在这英兵的许可之下爬过了铁丝网,随又匍匐在地,爬过了许多沙包堆,约二小时之久,我终于爬到了四行仓库,将国旗献给了谢团副和杨营长。”

后来,杨慧敏来到了重庆,被国民党多位要员接见,成为国民政府宣传抗战的形象大使。杨慧敏受到宋美龄的召见,勉励她好好读书,并交代教育部妥善安排。

1938年,作为国民党宣传抗战的形象大使,杨慧敏还被指派赴美国纽约参加世界青年第二届和平大会。在美国的华侨界,她受到了英雄式的欢迎,极大地宣传了中国抗战,成为当时的传奇人物!

于是,一个以“青天白日旗帜+四行仓库八百壮士+巾帼英雄”三元素合成的故事,成为了中国抗战史上永恒的传奇。

世界独一无二,视死如归的川军“死”字旗

1937年“七七事变”后,四川虽远离前线,但迅速兴起抗日热潮。当时年20岁出头的曲山场青年教师王建堂,目睹国土沦丧,决心从军报国。他联合170余名各界青年组建了“川西北青年请缨杀敌队”,投笔从戎。

王者成是川剧艺人,常演绎《文天祥》等忠义剧目,其子王建堂自幼受“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家风影响。所以,王建堂屹然选择从军报国的壮举,是有深厚的家传渊源的。

1937年冬,安县县长成云章批准队伍出征,并举办欢送大会。王者成因年迈不能亲临会场,便托人送来白布旗一面。旗帜画面是:中心是一个苍劲有力斗大的“死”字,左右两侧写着几行小字。右边写的是:“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分上尽忠。”左边写的是:“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这面旗帜不仅是川军“无川不成军”精神的缩影,更体现了巴蜀儿女“身已许国”的决绝。王建堂出征时背负此旗,誓言“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王建堂出征后,随部队参与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等战役,四次负伤均用死字旗擦拭伤口、包裹伤口,然后把沾满鲜血的旗帜收好。但由于前线战斗激烈,部队转移较快,死字旗原件被不慎遗失。如今,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展厅里的旗帜,是20世纪80年代根据王建堂记忆所复制的。战争硝烟虽逐渐远去,但今天这一面旗帜依然能给予我们力量,它见证了中华儿女心中亘古不变的爱国情怀。

现存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旗帜,为20世纪80年代根据王建堂记忆复刻。2025年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其子王烈勋曾携复刻旗重返川军出川地祭奠先烈。

结语

“史诗旗帜”的故事讲完了,似乎还有什么话要说。在刚刚过去的九三阅兵分列式上,中共也费劲巴拉地拼凑了一个80面旗帜组成的所谓“战旗方队”。笔者仔细查看这80面旗帜,其中不乏“模范党支部”、“拥政爱民模范连”、“群众工作模范团”等等。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些与对日军一线作战没啥关系,这根本不是什么“战旗”,而是生拉硬扯滥竽充数的山寨货。它无形之中给中共“一分抗日,十二分宣传,一百分发展”做了注脚,成为中共假抗战、真扩张的历史实证。

在国、共抗战历史的天平上,国军仅仅两面“史诗旗帜”的含金量,即使把中共九三阅兵的80面“战旗”的含金量加在一起,恐怕也难以与之媲美。

(大纪元: https://www.epochtimes.com/gb/25/9/11/n14592063.htm)

为甚么要救度众生

save

为什么人类是迷的社会

为什么人类是迷的社会

为什么会有人类

human

退出中共党、团、队人数

3tui
453,181,901

破网与禁书下载

freegate

免费下载自由门
专业版8.00  zip  exe
安卓版5.0  apk

wugate

免费下载无界浏览
电脑版2132  zip  exe
安卓版无界一点通  apk

神州明见

免费下载神州明见
手机版 V7.1  apk
电视机顶盒版 V7.1  apk
神州明见網頁版 V2.0  下载  开启
二维码小助手 V4.3  下载
直接翻墙浏览器手机版 1.0  下载

爱博电视

免费下载爱博电视
PC版(180318)  exe

 

网必通

免费下载网必通
手机版apk   zip
 

神韵全球巡回演出预告

shenyun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