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点选后右键单击 "另存新檔"
5月14号香港中学文凭考试(DSE)历史科的一道试题引发亲北京的建制派阵营和港府官员注意。这道题目要求学生阅读清朝末年和民国初年的历史资料后作答,其中问题(C)提问“‘1900-45 年间,日本为中国带来的利多于弊’你是否同意此说?”
中共外交部驻香港公署14号晚10点立即在脸书上抨击这道试题,并引述香港特首林郑月娥之前的访谈,和国务院港澳办发言人去年9月的发言,声称要处理香港教育的问题。
第二天,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局长杨润雄举行记者会,史无前例的要求考评局立即取消所谓的“不当试题”。并声称18号会派员到考评局调查出题机制。
而出题的香港考试及评核局回应表示,这道试题是考核学生“恰当地选用及组织史料,以提出合乎逻辑和前后一致的论点”的能力。设题时主要看资料是否与课题相关,没有其他非学科的考虑。考评局还重申,历史科的“审题委员会”由大学教授,经验丰富的中学教师、校长,课程及学科专家等组成。委员们依照规定拟定试题,经反复讨论,一致接受后才定稿。
香港教协5月15号晚上也发出声明,认为题目属于开放式,没有政治考量。并谴责教育局史无前例狠批出题者,严重冲击考评制度,是政治凌驾教育,把香港进一步推向“钳制式教育”,这将将削弱教育界的专业自主。
香港立法会教育界功能组别议员、教协副会长 叶建源:“事情的缘起是一道题目,它是有争议,可是你要对待这个有争议的题目,你应该只是局限在它的这个试卷上面。可是他扩大,成为整个的考试评论局好像都有很大的问题,这个是非常不合理的。是不是有一种呼应?北京的媒体讲香港教育问题很大,然后香港的教育当局就行动起来。”
类似开放式题目在以往考试中屡见不鲜。例如2017年第四题“第一次世界大战有否使欧洲变得更好”、2018年第三题“遍及欧洲各地的民族主义,并非必然导致大战的爆发”,都问考生是否同意相关说法,并给予解释。
中共党媒《人民日报》5月16号发表署名为“波澜平”的文章,再次抨击香港考试评论局,声称“香港教育需要刮骨疗毒”。
澳大利亚华裔学者李元华:“我觉得香港的考题是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中共的《人民日报》的评论文章其实是借题发挥,它针对的就是去年的这个反送中的过程当中,香港青年学生表示出的这种独立的精神。这个是中共惧怕的。它害怕这个所谓的‘毒’是这个。”
香港立法会教育界功能组别议员、教协副会长叶建源表示,北京所谓香港教育“问题严重”,主要是看到香港街头冲突中,年轻人表现出来独立精神。但是街头冲突的缘起,是政府没有聆听人民的意见,警察又暴力对待人民,才引起社会反感。
叶建源:“这种冲突并不是教育引起的。病是在社会,病是在政府,警察这方面引起的。如果把教育看成为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把教育当作为代罪的羔羊。”
叶建源表示,香港缺少自然资源,过去和现在的成功都是靠教育出的人才发挥的作用。
叶建源:“在我们的教育当中,我们并不是政治作为一个主要的考虑。我们是发展个人的潜能。我们会培养新一代有很好的品格,有公民的责任感,对国家对世界都有认识,都有感情,也是有独立思考的人。”
叶建源表示,在“一国两制”中,教育属于两制的部分,应该由香港人来制定自己的教育制度。如果北京要大刀阔斧的改动香港教育,很可能会伤及香港核心价值。
(新唐人:https://www.ntdtv.com/gb/2020/05/18/a102850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