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点选后右键单击 "另存新檔"
10月18日习近平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开幕式宣布支持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当中一项是将“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
旅美经济学者李恒青:“中国经济现在压力非常的大,虽然国家统计局现在说近几个月趋于稳定了,然后现在要触底反弹,但实际上离那个远着呢,这是第一。另外就涉及到外资这一部分,其实外资现在是大量的在撤资。而且现在有一部分的游资回来了,实际上都是在流动资金上,而且很多都是在金融资产上。真正要投资到制造业这一块几乎现在就没有什么制造业的项目投回来。”
目前中国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总体规模出现下降趋势。官方数据显示,2012—2021年由488.7亿美元降至337.3亿美元,占比由43.7%降至19.4%,2022年回升到481.3亿美元,占比25.4%,但仍低于制造业占GDP27.7%的水平。加速制造业利用外资的下滑的原因有国际因素,包括吸引投资竞争加剧、全球供应链重组、西方国家遏制等等,也有国内因素,包括成本上升,疫情封控等等。
美国经济学者黄大卫分析,中国经济低迷,当局发现问题所在就是过去十几年都自以为在发展经济,其实是“务虚”。
美国经济学者黄大卫:“‘务虚’的意思是它就发展了很多互联网经济的一个应用。第二方面来说,发展金融服务业。因为它觉得互联网这个应用不需要太多的制造业的基础,它可以弯道超车。它看到美国用金融霸权来改变世界,所以它希望通过金融服务业来改变世界规矩。后面发现这两条路都走不通了。它要走什么新能源,新能源最后结果也走得不怎么样。所以回头来它发现中国能够做好的,就最基础的家电、机械、日常用品的制造业才是真的中国的一个必由之路。那现在也是它的经济路线的改变。”
彭博资讯报导,过去一年多以来,外资从中国大陆股债市撤资1,800多亿美元,今年8月外资撤离大陆境内股市的金额也创下120亿美元的单月新高。
而外资撤离的原因不仅是官方限制准入。
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上月访华时表示,中共出于不明原因突击外国企业、祭出巨额罚款,又实施新版《反间谍法》,种种因素都让美企在华经商的处境越发艰难。
中国欧盟商会9月也发布“建议书”,直指中共当局资讯充满矛盾,一方面经常发布改善商业环境的声明,另一方面又抛出带有模糊性国家安全法律法规,导致企业信心减弱。
李恒青:“现在问题是外商投资少吗?实际上是大家都在逃啊!人民币可自由兑换吗?财产受保护吗?法院能依法,而不是人治去处理纠纷吗?财产可自由出境吗?问题不解决,他光靠宣布这个宣布那个能有用吗?”
而就在习近平宣布这项重磅开放措施的一天后,日本政府证实,中共以涉嫌从事间谍活动罪名,正式逮捕了一名在华日本企业员工。
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科技政策评估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兼副主任戴志言:“这完全非常矛盾,因为他基本上把很多事情无限上纲到国安议题的时候,很多投资行为或者说很多过去允许的行为,现在可能都动辄就会有入狱的风险。所以如果从这个角度上来看的话,其实一个比较开放而且透明的经营环境,是比较能够吸引外资。”
中共希望从发达国家引进高技术制造业,但目前西方国家已经对中共进行“去风险化”。而中俄在这次一带一路论坛上又表示将更紧密合作,两个阵营的对峙估计进一步加剧。
(新唐人:https://www.ntdtv.com/gb/2023/10/20/a103809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