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中国恒大被香港法院颁令清盘后,又有消息传出碧桂园也出事。尽管碧桂园方面表示,债权人将申请清盘传闻不属实,不过市场还是一片风声鹤唳。
中国2023年的房屋销售额同比下降了6.5%。据中国投资银行东兴证券的数据,仅去年12月的月销售额就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7.1%,新项目的投资也已放缓。《纽约时报》中文网引述专家分析,中国房地产危机“尚未触底”。
中国指数研究院统计,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1月份的新房销售额比上年同期下降34%。住宅销售的急剧萎缩表。
香港高等法院1月29日向中国恒大发出清算令,一旦生效,恒大就必须进入清算程序。外界关注,恒大完了,但中国的房地产危机尚未结束,接下来可能造成房地产业的“骨牌效应”。
中华经济研究院助研究员王国臣:“从2021年恒大爆雷之后,中国大陆的房地产就陷入到一个空前的紧缩或者是停止。例如那个新开工的项目,或者是房地产的售价,都是呈现到20个月到30个月的负成长。那么这样的情况,我觉得今年的头部企业大概前五十大是很难撑过今年的,一定会有一波倒闭潮。”
台湾云林科技大学财务金融系教授郑政秉:“这些冒险家、 投机家出现在房地产业,然后地方政府跟房地产紧密的结合,然后中央的金融机构也不断的在支撑这些地方政府跟金融机构,所以导致这个也是支撑过去中国的繁荣为什么能够撑这么久,而且繁荣的数字非常的吓人,但是现在就是骨牌效应。恒大发生了问题,这已经拖了很久。”
中国最大的私营房地产开发商碧桂园,是一系列陷入困境的开发商之一。香港财经媒体《BossMind》1月30日报导,碧桂园(2007.HK)债权人将申请碧桂园清盘,有本地银行将接管碧桂园在港所有抵押资产。尽管碧桂园方面表示,债权人将申请清盘传闻不属实,不过市场还是一片风声鹤唳。
郑政秉:“它的所谓的资产都还是在建构中的楼盘,或者说已经建好,没有销售出去的楼盘。所以也就是说,它的变现能力其实是不强的。但是随着它海内外那种大型的债务债券借款都逐渐逐渐的到期,它们的资金又周转不过来,所以就会出现财务的缺口。”
路透社1月31日报告说,碧桂园已经将其在东伦敦的一处地产开发项目挂牌出售,该项目的价值为4.5亿英镑,约5.7亿美元。碧桂园旗下的大型地产公司Risland在英国的分公司已经指定伦敦地产经纪公司莱坊集团(Knight Frank)负责碧桂园这个项目出售事宜。
郑政秉:“它在英国所卖的楼盘,包括它在其它地方,纽西兰、马来西亚、 澳洲,它们很多的楼盘或者它们的商品,都是非常有竞争力的,地点非常的好,而且非常的高档,都处在商业区跟住宅区的核心。可是,因为它们的资金周转出了很大的问题,因为这规模实在是太大了。它们现在就必须把身边最好的资产处理掉。”
当局为了稳住局面,持续放宽房地产融资的限度,所谓的“房企融资白名单”就是其中一项。
王国臣:“银行在前三季对房地产的贷款是萎缩的,所以银行也不敢真的去无限制的支撑房地产企业。因为如果房地产企业倒了,那么这些都变成呆账,那么银行的行长可能会被究责。虽然人民银行说过撇开这个,它不会针对这个去计算,那谁晓得会不会秋后算账。所以银行是不敢真的大规模放贷,当银行在吞这些有毒资产的时候,越吞越多,银行的危机也就慢慢上升。”
大陆媒体第一财经评论认为,房地产产业存在失速现象,需要更多更精准支持措施提振,并让金融机构尽职免责。
(新唐人:https://www.ntdtv.com/gb/2024/02/02/a103848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