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0年代以来,中国劳动成本的上涨促使许多企业寻找替代的制造基地。近几年的中美贸易战、中共病毒大流行以及对俄罗斯的制裁等因素进一步促使企业重新评估中国供应链。有报告显示,亚洲供应链已经发生了变化。
亚洲慈善组织韩礼士基金会(Hinrich Foundation)日前发布报告,提供了全球和亚洲供应链的最新概述,报告主要比较了2018年和2022年不同市场中间商品(Intermediate Goods)进出口的数据,进行分析。
报告发现,尽管存在着“去全球化”和“近岸外包”的说法,但全球供应链仍在继续扩张。另外,亚洲内供应链的形势正经历重大转变,中国与美国和日本的贸易脱钩已经成为现实。
2018年,在美国的中间商品进口总量中,中国占18.5%,2022年下降到14.1%,2023年上半年又跌到11.4%。而中国从美国进口的中间产品占比,从2018年的8.4%降到2022年的7.5%。
中国在日本的中间商品进口总量中的占比也从26.5%降至24%。从日本进口中间商品的占比从10.8%降到8.6%。
相反,中国的中间商品在另一些市场的占比上升。2018年至2022年间,中国在德国中间商品进口总额中,占比从11.1%增至15.9%,在英国则从10.3%增至15.1%。
台湾财经专家黄世聪:“美国对于中国技术非常多的政策限制,那其实在国际大国里面来说的话,有响应美国的措施的最主要就是日本。所以你可以看到说,日本或是说像美国对于中国的科技产业的出口额度都大幅的下滑,当然中国还是需要它的科技来源,那取而代之的就是它从欧洲或是从其它地方,所以你可以看到说它的整个出口或是说进口的比例有在改变之中。”
另一个变化是,尽管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不断升级,中国却越来越依赖台湾的中间商品。 2018年至2022年间,台湾在中国中间商品进口中的份额从12.2%增加至14%。
黄世聪:“如果你仔细看台湾跟中国的产业关系来说的话,其实台湾是比较偏向整个产业链的中上游,然后中国是下游组装的这个部分,所以在疫情期间或是这几年的期间,中国需要非常大量的这个组装的上游零组件,大部分都从台湾过去,包括说像IC半导体,或者是说组装完成的这个重要半成品。所以就会出现一个就是台湾出口到中国的比重其实还在增加。”
大纪元专栏作家王赫:“台湾对大陆从过去的高峰,贸易依存度从30%、40%现在已经有相当幅度的下降。但是呢,虽然从数据上来看,台湾对大陆的市场依赖性很大,但是反过来讲,在高科技产品这个角度上讲,大陆对台湾的依附远大于台湾对大陆的依附。 ”
另外报告指出,越南和印度尼西亚在2018年至2022年间的中间商品出口增长最多,分别为12.8%和10.4%,远远超过亚太市场的平均值5.9%。
这显示了最近外国直接投资流入亚洲的趋势。不仅是西方跨国公司的需求,包括中国企业也在寻求在海外扩大生产基地。2023年,中国对越南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激增,目前是越南流入量最大的国家。
(新唐人:https://www.ntdtv.com/gb/2024/08/26/a103908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