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邮报》调查发现,中国化学制造商正把制造冰毒的前体化学品运往东南亚无政府地带,当地武装力量和犯罪集团正以创纪录规模生产并贩运冰毒,使亚太地区的毒品危机加剧。
最近泰国缉毒机关在美国缉毒署(DEA)协助下,发现一批来自中国,原本预定运抵曼谷地区的化学品,实际上正北上被运往与缅甸相邻的边境。泰国缉毒官员指出,这批化学品是“前驱物质”(precursor),是制造冰毒的主要原料。
越过边境就是缅甸东部的掸邦,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UNODC)指出,这里是全球冰毒生产核心,武装势力林立,其中最大的是佤邦联合军(UWSA),被美方视为中共支持的地方代理人。
《华盛顿邮报》取得的资料显示,不少中国化工企业在电商平台上公开交易可制造冰毒的前驱化学品,还提供“一条龙”的物流支持,包括逃避海关审查,即使露馅,面临中共当局的处罚也有限。文件还显示,这类贸易活动得以扩张,部分原因在于中共当局没达到国际标准,遏止这类毒品流通,也没理会其他政府的呼吁,整顿中国庞大化工产业中盘踞的犯罪势力。
驻东南亚的美国执法人员透露,最新情报显示,供应亚洲冰毒与美洲芬太尼的,是同一批中国化工公司。
为什么中国企业毫无顾忌的大规模输出前驱化学品?
旅澳法学家袁红冰:“在川普1.0的时候,美国曾经向中共提出过芬太尼前端化学产品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根本的原因是习近平有一个批示。这个批示就是讲当年西方列强向大清帝国输入鸦片,用毒品摧毁了清朝的国防力量。现在风水轮流转,现在是美国社会的问题造成了毒品的泛滥,这正是东升西降的具体表现,跟我们没有关系。就是根据习近平的批示,芬太尼的问题,也就是中国的毒品输出的问题,一直不可能得到根治。”
旅澳法学家袁红冰还透露,中共不仅不监管,还将输出前驱化学品作为基本的国家战略。
袁红冰:“早在2019年的时候,习近平所主导的中共当局就做出了一个基本决策,就是要把这种制造毒品的前端化学产品的生产制造和向特定地区和国家的输送,做一个国家的基本战略。具体投放的目标是澳大利亚、美国、欧洲。”
根据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的报告,去年在东南亚和东亚查获了创纪录的236吨冰毒,比前一年增加了 24%,主要来源就是掸邦,而这里的武装力量与中方有一条铁则——不准毒品回流中国。
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副研究员谢沛学:“佤邦联合军它不是一个单纯的犯罪机构,它其实就是北京在缅甸的一个关键的战略的代理人,因为中共在缅甸投资了数十亿的美元,包括像中缅经济走廊、皎漂油气管道、铜矿开采这些项目其实都跟佤邦联合军所在地点息息相关。通过支持佤邦联合军,北京其实就确保了对这些投资跟走廊的实质性的控制。所以说只要在这样的大的框架考量一下,双方能够达成不准毒品回流中国的这个默契的话,其实北京是可以容许佤邦联合军继续的进行毒品的生产跟贩运。 ”
报导引述泰国官员的话说:“大家都清楚问题源自中国,但我们是小国,不可能要求北京收紧出口。”
谢佩学:“不论是在经济上、外交上、军事上等等,个别小国其实确实都没有办法去制止中国藉由出口冰毒跟芬太尼原物料的方式,把毒品危害到周边国家的以邻为壑这种方式。其实即使你是强如美国,它过去几年,一而再再而三的要求中国对于这些毒品的原物料出口严加监管。但换来的,都是北京对于美国的要求的虚与委蛇。”
专家警告说,只要中共对“未列管但可转制”的化学品持宽松态度,亚洲的毒品工厂就不会停下来。
(新唐人:https://www.ntdtv.com/gb/2025/11/10/a10403726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