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下行,中共当局再出招。中共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多项政策举措。分析指出,所谓促进民间投资的文件,本质上不是改革,而是一场财政的急救行动。
中国的工业生产、基础建设、外国投资、房地产价格、社会零售等主要经济数据持续下滑。尽管中共政治局会议要求下半年经济工作要增强政策灵活性,“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但问题还是没好转。
为了挽救经济颓势,中共国务院办公厅11月10日公布“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若干措施”,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包括低空经济、商业航天领域,同时在能源、铁路、核电等基础建设等13项政策,也“扩大准入”。
学者认为,所谓促进民间投资的文件,本质上不是改革,而是一场财政的急救行动。换句话说,就是借民营经济资本的力量来进行社会维稳与资金调度。
美国经济学者黄大卫:“这些领域铁路核电航空,它本身不是真正市场化行业,而是具有高度政治风险与低资金回报,甚至可能亏损的国家战略工程,过去是完全封闭给国企,现在允许部分持股与限定投资,明确收益与比例,实质上是一种受控的让渡,我要你投资,但方向我来定,怎么做我来做,收益是我来审查,退出机制是我来审批。换言之,北京的核心目标不是市场激活,而是资金调度与权力维稳。”
学者指出,中共当局希望借此降低中央与地方财政压力,同时向外界释放重视民营经济的信号,稳住社会信心与就业。
美国南莱纳大学艾肯商学院教授谢田:“中共的民间企业可能没有这么多真正的技术实力来投入这些开发,包括核电和航太。而中国有这么一两家所谓的民间企业,人民也怀疑它是不是真正的民间企业,还是中共只是想用民企的名义,可以绕开美国的制裁,来获取一些先进的技术?所以中共即使引入民间企业进来,外界也不会相信中共有真正的民间企业。”
美国南莱纳大学艾肯商学院教授谢田表示,中共对现有的民间企业的干预控制,路人皆知,现在这种所谓新的准入计划,估计民间企业没有那么多资本愿意进入,也没人敢进入。
谢田:“中共它实际上从来没有真正愿意放弃对经济的控制,也没有放弃国企的主导地位。而中国以前的民企、私企,一旦发展扩张到一定程度以后,都被中共给收编了,说到最后都是中国政治体制的问题,只要中共的政治体制没有改变,这些民营企业永远是不可能真正的发展。中共挖空心思地想吸引民间投资,吸引人们把钱拿出来,这也就是它现在在经济下滑的时候的一个痴心妄想。”
大纪元专栏作家王赫表示,中共当局现在已经是走投无路,这些政策能不能落地,都要打一个很大的问号。
大纪元专栏作家王赫:“今年数据非常糟糕,整个经济的萧条状态根本走不出来。但是你要中共完全打破央企的垄断,全面开放服务业,特别是让那些赚钱的行业,让民企来参与竞争,它做了一些象征性的让步,而实质性的利益格局的打破,中共是绝对不会做的。”
这项“措施”同时要清理不合理的服务业经营主体准入限制,修订分类支持民营企业参与的特许经营项目清单。
王赫:“中国的市场经济跟西方的市场经济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中国的市场经济是一种伪市场经济。现在因为经济很糟糕,它想靠民间投资来救命,所以就把很多过去不准民间投资的行业向民间投资开放,希望借此让民间投资大规模涌入,改变了负增长的局面,通过民间投资来带动经济走出困境。”
黄大卫:“这是一种政治受信化的市场秩序,名义上是开放,实际上将民营企业进一步纳入国家资本治理的逻辑。至于服务业,清理不合理的限制听起来像放松监管,但真实来说是压缩低端服务业,把政策重点放在数位化赋能,所谓的高科技含量服务,也就是说,整体的服务业结构将重新塑形改变,民营经济空间会被明确划分为一些可控的领域与受限领域。”
学者认为,真正的民营企业活力不是靠文件激发,而是靠制度的信任、法律的保护、市场的自治和对个人私有财产的尊重。民营企业要是没有独立的法律保障与政策可预期性,再大的鼓励都难以转化为实际行动。
(新唐人:https://www.ntdtv.com/gb/2025/11/11/a10403756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