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月28日)中午,在河内举行的川金二会突然生变,川普和金正恩取消了工作餐会,联合宣言的签约仪式也取消了。原订当地时间下午4点举行的新闻发布会,提前到了2点, 不过只有美国一方出席。
下载点选后右键单击 "另存新檔"
川普在长达40分钟的记者会上表示,在一份还没有讨论透彻的文件上签字“是错误的做法”,他是“求正确而不是求快”。他告诉大家,金正恩已经承诺,不会再进行任何涉及导弹、火箭,或者与核武有关的实验。但川普也表示,还是要看看“未来会发生什么”。
川金会破局,可能是双方在一些关键问题上的看法“相距甚远”,朝鲜的让步不够。有分析表示,导致“川金会”破局的真正原因,是川普识破了金正恩的阴险诡计。
美国掌握朝核情报 金正恩吃惊
川普表示朝鲜愿意销毁一大部分核武器,但不是按照美国所要求的方式。他说金正恩称,如果美国取消对朝鲜的制裁,朝鲜就会拆除宁边(Yongbyon)的核设施,那有一个核反应堆和一处钚再处理设施。
金正恩希望用这个作为交换条件,要求美国解除制裁。但是川普告诉记者:“我们做不到,我们要求他做得更多,但他没有做好准备。”川普说,“迈克(指国务卿迈克‧蓬佩奥)和我花了很长时间研议,我觉得那个设施虽然很大,不足以让我们做我们正在做的事情。”
川普表示“我们要求的更多”,“不仅仅是宁边的核设施,还有其它部分,包括生产高浓缩铀的工厂。”川普说,“我们知道一些具体地点和具体场所”,“我认为,他们很吃惊我们掌握了这些情况。”
也就是说,川普提到很多细节问题,金正恩可能没有预料到。因为金正恩自认为他秘密发展核武器做得很隐密,外界不会知道。但川普却说得很详细,对细节描述得很清楚,这让金正恩很吃惊。
这也间接证实了美国情报机构的消息,他们长期怀疑朝鲜有一个秘密的浓缩铀项目。据情报消息,朝鲜可能在另外两个地点生产这种核武器的材料——浓缩铀。
金正恩万万想不到,美国对他和朝鲜的动静掌握得相当清楚。所以他本想耍一个“瞒天过海”的计策,骗取川普签约(的诡计落空了)。
金正恩要“终战” 川普要和平协议
然而围绕着签约,两人也有不同的观点。金正恩要求川普签署“终战协议”,而川普要求的是“和平协议”。
可能在金正恩看来,“去核化”这个词是整个朝鲜半岛的“无核化”。也就是说,金正恩可能在偷换“概念”,他要求美国也得“去核”,拆除核武器。
这可能是金正恩非常狡猾的地方,也掩藏着一个非常可怕的邪恶目的。如果美国拆除核武器,并且从朝鲜半岛撤走驻军,解除对他的制裁,他就可以肆无忌惮地威胁韩国,把韩国也纳入他的统治版图。
恰恰是因为美国的核武器威慑,以及美国在朝鲜半岛的驻军,在保护着韩国,维持着半岛的局势。这极大地遏制着金正恩的野心,使他无法实现目的。在金正恩看来,这是他统一半岛的巨大障碍。不过他的诡计还是被川普给识破了。
大家知道,金正恩是一个心狠手辣的家伙,为了巩固他的权力,先后杀死了自己的兄长金正男和亲姑父张成泽。就是说,他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不惜代价。“脱北”的前外交官太永浩(Thae Yong-ho)曾这样评价金正恩:“他很聪明,但他是一个无情的家伙”。
金正恩阴谋曝光 川普全识破
太永浩认为,金正恩与川普总统见面,只是为了维护他的家族,主要目的首先是“争取时间”,第二是“解除制裁”。他指出,金正恩最终想要的“是拥核国家的地位”。
不过金正恩很善于伪装,今天早些时候,他“破天荒”地回答了记者的提问,并说“直觉认为会产出一个好的结果”。他说“准备放弃核武器”,如果没有采取这一步的意愿,他就不会来参加川金二会了。
盘点金正恩曾经的几次露面,包括文金会、习金会和第一次川金会,外媒记者很难直接向他提问,他根本不回答。而这次,他不仅回答了几个问题,还说会“尽全力”促成“伟大并让各方赞赏”的结果。
但是如果大家还记得金正恩的新年讲话内容,应该就会知道,金正恩现在这么做,是在故意给外界制造假象,掩盖他的真实目的。他在新年讲话中表示,不会再进一步生产核武器,不会再进一步进行核试验,也不会扩散核武器等等。
但是他的要求如果得不到满足的话,他暗示会“寻求新途径”。太永浩告诉《纽约时报》,金正恩为了生存,他可能会“出售自己的核技术”给伊朗等那些潜在的买家。
这个野心够大、诡计够深吧?但还是被老猎人识破了。
中国人有句话,终年打猎的老猎人,怎么会不知道狐狸的狡猾之处呢?川普指出,“去核化”这个词指的是什么“显而易见”,“他们(朝鲜)必须消除核武器”。
国际问题专家唐浩表示,川金会破局并不意外,因为金正恩根本就没有弃核诚意,双方的立场差距很大。这只不过是金正恩借着和川普会面、多拍几张照片,用这种方式在国内捞分。
唐浩把这次川金会比做是“小狐狸和老猎人”之间的较量。谈崩,可以让外界更清楚地看到金正恩的阴险狡诈。他指出,坚持宁缺勿滥的原则是对的,川普可能会因此得到更多的支持。
好的,感谢您关注新闻看点,再会。
大纪元《新闻看点》制作组:http://www.epochtimes.com/gb/19/2/28/n110801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