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在世界舞台上刚渡过一个倒楣周,除遭遇国际上在价值观上的强烈谴责,中国国内也是安全事故频发。
本周,西方世界的领导人将他们的目光转向了中国。刚结束的七国集团(G7)峰会公报对中国(中共)进行了广泛而强烈的谴责。
周日(6月13日)发布的“卡比斯湾宣言”共70条,其中三条直接点名中国(中共),包括新冠病毒溯源、人权侵犯、经贸行为、新疆以及台湾、东海和南海的局势。
这次峰会的背景是美国总统拜登希望恢复并加强跨大西洋同盟关系,捍卫二战以来美国领导的西方自由民主的国际秩序,并和盟友达成共识,统一战线应对中国(中共)的挑战。
拜登在周日的记者会上说,“中国(中共)必须开始在国际人权准则和透明度方面采取更负责任的行动。”
七国集团还宣布了一项为中低收入国家的基础设施融资机制,称为“建设更好的世界”(Build Back Better World),旨在与中共的“一带一路”倡议相抗衡。但是融资的范围和来源仍不清楚。
“建设更好的世界”倡议几乎就是拜登竞选总统时的口号“建设更好”(Build Back Better)的翻版。
主持七国集团关于中国话题讨论的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在峰会后表示,领导人们同意“更加密切地”协调应对中国造成的挑战,他呼吁采取统一的做法。
美参议院通过2500亿针对中国的科技法案其次,美国参议院6月8日通过了2500亿美元的《美国创新和竞争法》(American Innovation and Competitiveness Act),意在通过加大对科技领域的投资来赢得与中国的竞争。
该法案以68票赞成、32票反对在参议院通过,反映了在对华问题上的两党共识。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民主党人发起的这项法案,投下反对票的共和党人中是认为审议时间过短,质疑法案内容是否不够充分应对中国挑战。
《美国创新和竞争法》是美国参议院商务委员会上月通过的《无尽前沿法案》的替代法案,整合了之前的多个法律提案,被视为此前一揽子制华法案的集合体。
法案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在美国本土投资芯片、大量拨款用于尖端科技研发,提升美国在关键领域跟中国竞争的能力。
侵略性中共极权迷信西方衰败论
无论是七国集团峰会或者北约会议,如何对抗一个正在崛起的侵略性极权主义的中国成为其中的最重要的问题。
《商业内幕》报导说,目前所有迹象都表明,中国离一个开放的,甚至是遥远的民主社会越来越远。
“中国好战行为的核心是许多中国共产党党内精英认为,美国及其西方盟友正处于衰落。”报导写道。从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然后到欧洲债务危机,一直到世界对冠状病毒大流行的处理都加深了中共领导人的这一印象。
中共认为,西方无法团结和统一全社会,去做一些为赢得未来而需要做的雄心勃勃的事情。但本周,西方向北京展示了这样的迹象——当涉及到对抗一个不断加强的极权主义力量时,情况可能并非如此。
欣里奇基金会研究员、新加坡国立大学访问高级研究员亚历克斯-卡普里(Alex Capri)告诉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西方国家与中共治下的中国之间的“不可调和的价值观分歧以及与中国(中共)重商主义和威权主义模式日益增长的摩擦将继续推动两极分化和竞争”。
他补充说,西方围绕基础设施建设、贸易和供应链网络的“价值驱动”框架开始“明显出现”。
卡普里说:“围绕隐私和言论自由的人权标准、公平的劳动标准和清洁的环境将有助于进一步疏远北京。”
这种紧张关系已经在全球舞台上上演,许多西方公司面临着在中国开展业务受限的压力,因为他们既担心触碰到强迫劳动的红线,当他们执行人权规则时又被中共煽动国内民众抵制。
广东核电厂泄漏 湖北十堰爆炸
就在七国集团峰会开幕前,中共还急忙跳过三读、通过了一项反外国制裁的法律,象征性地警告西方采取的任何反制措施都会遭到强烈报复。
除了国外形势严峻,中国国内安全事件频发。
CNN及多家媒体报导,由中国广东核电集团(CGNPC)和国营的法国电力公司(EDF)合资建设和运营的中国广东省台山核电厂出现惰气外泄事故。
法国投资方在向美国能源部提交的一份技术求援报告中警告,该核电厂有可能发生“立即的辐射威胁”,而美国政府过去一周一直在研究讨论这份报告以及台山核电厂的实际状况。
据悉,法国公司在向美方提交的求援报告中透露,事故发生后,中共政府放宽辐射泄露的警戒标准,使之超过了法国标准,从而避免被迫关闭该核电厂。
湖北省十堰市周日发生燃气爆炸案,导致25人死亡,而现场的搜救和清理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
对中共政府来说,最糟糕的是,周日在湖北发生的爆炸将引发人们对2015年在天津发生的一系列爆炸案的回忆,这些爆炸造成110多人死亡,并引起人们严重质疑当局是否为保护中国公民做了足够工作。
中共领导人习近平已经明确表示,重要的是“保持社会总体稳定,为党的百年大庆创造良好氛围”。
距离7月1日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庆祝活动还有几周时间,北京不希望有任何工业事故给这个大日子蒙上阴影。
(大纪元:https://www.epochtimes.com/gb/21/6/15/n13022376.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