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宣布外交抵制北京冬奥会,引发全球关注。分析指出,尽管中共回应说“不在乎”,但实际上却触动了北京的神经。分析指出,最令北京担心的就是可能有更多国家跟随美国,从而对北京在全球的形象造成影响。
北京的回应反映出中共的担忧
针对美国不将派任何官员出席北京冬奥会的外交抵制,中共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回应说,中方将采取“坚决反制”措施,并让美方将为其错误行径付出代价。他还称,美方是“哗众取宠和政治操弄”。
中国的在线评论和官方媒体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华盛顿邮报》12月7日发文称,在中共领导人习近平准备获得第三任期之际,中方这种回应暴露了北京对执政合法性的敏感性。周二,中国微博上有关美国外交抵制的帖子的搜索结果似乎受到了审查,而向中国受众报导这一消息的官媒也是寥寥无几。
文章说,对于习近平来说,冬季奥运会是中国崛起为全球大国的一个重要标志。
“北京当然在乎国际和国内针对奥运会所带来的潜在尴尬。”文章援引前澳大利亚驻北京外交官、悉尼洛伊研究所舆论和外交政策项目主任康思敏(Natasha Kassam)的话说。
“你可以看到中国的体制已经转变为进攻模式,指责美国将体育政治化,并声称没有人会关注这一抵制。”
文章说,让北京更担心的是其它国家可能效仿美国,这让抵制变得更加难以忽视。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欧洲的官员正在考虑采取类似措施,预计这个问题将于本周末在英国利物浦(Liverpool)举行的七国集团外长会议上进行讨论。
越来越多的澳大利亚议员支持外交抵制。澳洲自由党参议员阿贝兹(Eric Abetz)12月7日呼吁澳洲效仿美国。澳洲体育部长的发言人周二表示,政府尚未做出决定。当天,新西兰副总理兼体育部长格兰特‧罗伯逊(Grant Robertson)宣布,新西兰政府不会派部长级官员参加北京冬奥会。他说,这一决定是由“一系列因素”促成,但主要与疫情以及与之相关的旅行物流等不利于出行的因素有关。立陶宛体育部长上周表示,她和其他部级高级官员不会出席。
康思敏认为,尽管北京可以把美国的抵制说成是西方虚伪和双重标准的另一个例子,北京营造这种叙事并不难,但如果更多国家抵制,那将会更加困难去维持这种叙事。
她补充说,西方自由民主国家在冬奥会中的主导地位使北京更难用南半球国家的支持来掩盖抵制的消息。
美国的抵制将给北京带来什么影响
《华盛顿邮报》报导,尽管外交抵制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具有象征意义,因为美国运动员仍将参加奥运会,但抵制表明,中共残酷对待新疆地区维吾尔人、镇压香港民主运动以及让敢于发声的中国公民保持沉默方面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而彭帅指控前中共副总理张高丽性侵案更是激起国际体育界和维权人士对北京施加更大压力的呼吁。
专家认为,美国抵制奥运会让全球更加关注中共的人权侵犯。
伦敦国王学院中国法律专家伊娃‧皮尔斯(Eva Pils)表示:“在中国,公民社会现在更加沉默,但与此同时,中国(中共)践踏人权和系统性侵犯人权的行为自然引发了更多的全球关注。”
在国内,中共官员似乎已经预先为抵制做好了准备,强调中方没有亲自邀请美国政要。赵立坚谴责“美国政客在没有受到邀请情况下不断炒作外交抵制北京冬奥会”。
维权人士说,中方的反应表明北京确实非常在意冬奥会及其形象。
北京人权观察中国问题研究员王亚秋表示,中共政府可以试图挽回面子,“但在内心深处,它知道国际社会对其行为感到不满,越来越愿意对不满采取行动”。
英国广播公司BBC称,奥运会通常是主办国展示其国家实力的重要时机。有分析认为,美国此次外交抵制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北京在世界上的形象。
“如果说2008年北京奥运是中国在世界上崭露头角的出场秀,那么2022年冬奥会是中国走向世界,同时走向跟美国所谓平起平坐的另一场出场秀。”BBC援引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亚太学院讲师宋文笛(Wen-Ti Sung)的话说。
宋文笛说,“美国的外交抵制将对中国这一套论述和新时代的国际地位带来抵消效果。”
明年下半年将召开具有重要意义的中共党代会,外界关注下一届领导人的部署。
至于美国的外交抵制能否对于其在印太区域的重要盟友产生示范效果,宋文笛认为,“很有可能”,“首当其冲是澳洲,很有可能跟进;其次是英国、加拿大乃至日本,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参考美国。”
白宫发言人普萨基周一被问到是否尝试让盟国加入到美国的外交抵制行动中去,她说,“我们已经将我们的决定通知了他们,会让他们自己做决定。”
(大紀元:https://www.epochtimes.com/gb/21/12/7/n134224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