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Joerg Wuttke)日前接受德国媒体《新苏黎世报》(NZZ)采访(原文点这里)时透露,在闭门会议上,中共高层清楚地表示,他们知晓清零政策的危害,但在二十大权力争夺战结束之前他们不会改变政策。
伍德克说,Omicron变种病毒浪潮现在在中国就像是打地鼠,首先是西安封城,然后是深圳,上海。
“当国外已经学会跟病毒共存时,在中国,当局却总是退回到原点。”他说。
作为在中国生活工作30多年、并在上海定居的顶级欧洲商界人士,伍德克可以接触到高级别的政府官员,同时他也能接触中国经济、社会的第一手材料信息。
伍德克所在的中国欧盟商会曾在4月8日致函中共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介绍清零政策如何扰乱欧洲公司在华运营。信中说,大规模测试和隔离的旧方法已经不能应对Omicron变种病毒,北京应该修改政策。
在致函20天后,在接受德国媒体NZZ采访时,被问及是否看到有迹象表明清零政策正在被北京当局重新考虑?伍德克回答:“没有,没有。”
他曾尝试告诉政府联系人,建议他们可以以其它国家为例,务实处理病毒问题,学会与病毒共存,但中共官方听不进去。
伍德克表示,在德国每天新增15万个病例或许不是一个问题,但在中国,2万个新病例仍然会被认为太多了。
“在过去的两年里,党的领导层和政府一直在编造一种说法,即中国(中共)对这一流行病的处理比腐朽的西方国家好得多。”伍德克说:“现在这种说法在他们面前炸开了锅。”
闭门会议 官员们清楚清零危害但不可能叫停
伍德克还透露了跟中共高官在闭门会议上的部分谈话内容,官员们表示,他们很清楚,清零对经济的影响,但不可能在二十大之前结束清零。
伍德克说:“在闭门会议上——特别是在处理经济和商业的部委——我遇到了消息灵通、思想开放的高层政治家。他们知道清零对经济意味着什么。只是他们目前无法用这些来促成政策改变。
“在今年晚些时候举行的党的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之前,他们将坚持清零政策。
“习主席希望被确认获得第三个任期,所以他不能在如此接近终点的时候改变自己的说法。习近平主席把自己同时放在两个死胡同里:他不能改变他的清零政策,他也不能改变他与普京的友谊。”
民众害怕病毒 更害怕被拉走隔离
那么普通中国老百姓对清零政策的反应是什么?“民众真的很害怕这种病毒”,伍德克说,“在这里,任何检测结果呈阳性的人都会像囚犯一样被从家里带走,被迫与其他数千人一起住进方舱。那里的条件很糟糕,人往往在那里真的染病。”
在中国的社交媒体上,也在不断进行官方与民众的“猫捉老鼠”游戏,再多的网络审查员也跟不上愤怒民众发帖、转发的速度。
伍德克很能理解中国民众的感受。他表示,中共的宣传让中国人非常害怕这种病毒。
“当局没有告知Omicron变种病毒比较温和,也没有告知其它国家已经学会与病毒共存。当局花了一年时间唱衰西方的mRNA疫苗,结果是中国人不相信接种疫苗。”他说。
在二十大前 中共不会承认有方法可代替清零
同样的,官方过去的宣传也造成了今天的窘境,中共无法在党代会前承认还有另一种方法可以代替清零。
“这就是问题所在:政治领导层不能承认,在如此接近党代会的时候,还有另一种处理COVID的方法。他们不能承认,欧洲人可以再次飞行度假,并在很大程度上过上正常的生活。他们也不能承认,除了中国的疫苗之外,使用mRNA疫苗也是有意义的。”伍德克说。
近期网路上流传了美国洛杉矶、加拿大温哥华机场出现“中国太空军(外星人)”的视频,显示有从头到脚身着白色防护服的人(中国大陆常见的大白装),拉着行李箱出现在机场大厅。因队伍很长,这些着装异常的人引发周围乘客侧目而视。
有知情人透露说,这是中国机组人员COVID-19期间的标准着装。
经济也得让路 中共官员不敢违抗清零
伍德克说,原本今年开始是一个经济大年,制造业在1月至3月都不错,但从3月28日开始,随着上海确诊病例,一切都崩溃了。
一地封城,多地受连锁反应。清零政策让上海以及周边地区付出了极大的经济代价。作为中国最大、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在4月的前三周,上海都市区的货运量同比暴跌81%,附近的江苏省录得30%的下降。在全国范围内,4月份的货运量同比下降了15%。
有些汽车制造商在江苏省生产,没有受到上海封城的直接影响,但因为无法从数百个分包商处及时获得零部件——无法自行生产,或货物无法通过封锁区——不得不停产,每家企业现在都在拚命填仓。
未来几个月的经济数据或进一步反应出这些影响。对于官方一再宣称的5.5%年增长目标,伍德克预计不太现实,可能低于4%甚至更低。
“在(商界)相信清零政策会改变之前,投资的雄心不会回来”,他说,“没有任何财政政策可以弥补这种限制。”
“(中共)系统聚焦清零导致许多官员处于一种自我毁灭模式。他们不关心短期经济。在当前的政治中,重视商业的官员几乎熬不下去了。极大的恐惧,一次又一次地从上面得到确认指示:如果你的城市里有确诊病例,你就有问题。”伍德克说。
(大纪元:https://www.epochtimes.com/gb/22/4/30/n137243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