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一个月里,COVID-19病例在中国再次爆发,外界聚焦中共有争议的清零政策。在清零政策下,中国民众面对突然封锁、隔离、频繁核酸检测以及不得不在“闭环”环境工作等痛苦境遇。
在封城期间,中共一直使用所谓“闭环”方式,让工厂在和外界隔绝的情况下运作。但该系统用于苹果设备和特斯拉汽车的制造工厂,正迅速变得不可持续,因为供应链受阻,外国公司因侵犯边缘化工人的人权而面临声誉受损风险。
江苏省一名姓肖工人对《金融时报》说,“我不知道我(在闭环中)还能坚持多久。工厂里的住宿和食物都很糟糕。”
他说,“我是人,不是机器。”
中国超过4亿的流动人口受到清零影响最大。他们中的许多人在远离家乡的地方从事制造业和服务业。
“由于闭环系统,我无法看到我的妻子和孩子,即使他们住得不远。好想念他们。”江苏一名35岁的张姓工人对《金融时报》说。
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在“闭环”工作,且工资很低,张某决定辞掉工作,在2023年初中国新年假期前回到家乡。
在爆发疫情的苹果制造商富士康的郑州工厂,约20万名工人被置于一个封闭系统中已经将近两个星期。他们在很大程度上与外界隔绝,只允许在宿舍和生产线等地活动。许多人说,他们已经被困在宿舍里好几天了,食物和其它必需品的分配一直很混乱。很多人翻越工厂栅栏逃脱,成为国际媒体头条新闻。
闭环系统“不可持续”
《金融时报》11月3日报导,经济研究机构龙洲经讯(Gavekal Dragonomics)分析师埃尔南‧崔(Ernan Cui)表示,超过四分之三的中国大城市上个月报告新病例,以每天超过100个城市的创纪录速度增长。
中共国家卫健委高级官员马晓伟周三重申,将“坚决”继续执行清零政策。
埃尔南‧崔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说:“越来越多的严重封锁增加了生产活动和供应链受到严重阻碍的可能性。”
她补充说:“由于该国严格的遏制政策没有明确结束迹象,未来几个月更严格封锁和更多供应中断,似乎是不可避免的。”
《金融时报》报导,Natixis首席亚太经济学家艾丽西亚‧加西亚‧埃雷罗(Alicia Garcia Herrero)警告称,鉴于虐待工人带来的风险和更多(供应链)中断的可能性,闭环系统“不可持续”。
她说:“你可以这样做一个月、两个月或三个月,但一旦成为常态,对一家公司来说效率就太低了。”她补充说,外国制造企业的“声誉”风险在中国将越来越大。
清零令企业转移供应链
CNBC财经网站11月2日报导,经济学人智库表示,中共清零政策正促使外企将目光投向中国以外的工厂。
针对富士康员工大逃亡事件,经济学人智库全球贸易主管尼克‧马罗(Nick Marro)说:“虽不能只因为单一事件就下结论,但这凸显闭环管理出现某种故障。”
“很明显,如果它们(中共)不改变这个清零政策,我们将看到这样的案例一次又一次地发生。”里昂证券(CLSA)台湾研究部主管陈钧宁对CNBC说。
他说,除非疫苗接种率提高,否则他预计政策几乎不会发生变化。
“我没有看到与这些闭环管理或生产相关的增量成本,但肯定会对员工士气或产量的整体质量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他说,并指出富士康已经宣布鼓励员工留在工厂的涨薪激励措施。
马罗说,企业释放的信息是,这种走走停停的经济模式已成常态,因此他们会继续令供应链多元化。
另一方面,埃尔南‧崔还指出,在富士康爆发疫情前,郑州官方每天只报告了少数新病例。她说:“这种差异凸显一个更加严重问题:许多地方政府最近避免报告病例或施加限制,以表现出积极的公共健康状况的可能性。”
(大紀元:https://www.epochtimes.com/gb/22/11/3/n138590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