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清零政策使中国经济停滞不前,并引发一波前所未有的抗议浪潮,最终未能使病毒屈服。北京周三(12月7日)对管控措施进行全面修订,清零政策开始松动。但专家表示,中共进退两难,几乎无路可走。
在清零政策已经造成大量公众不满情绪、高昂经济成本,同时创纪录的感染病例数量在不断增加之后,周三发布的新指南保留了一些限制,但在很大程度上取消了进入大多数公共场所必须使用的健康二维码,并取消了大规模检测,部分Covid-19病例和密切接触者不再需要集中隔离。
专家表示,尽管未来几周和几个月的进展情况还有很多未知数,但中共在提高老年人疫苗接种率、提高医院重症监护能力,以及储备抗病毒药物等准备工作方面做得不够。虽然Omicron变种比以前的毒株温和,如果全国14亿人的感染激增,即使是老年人等弱势和疫苗接种不足群体中少数严重病例也可能使医院不堪重负。
“一个治理和政策困境”
CNN报导,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医学中心(Vanderbilt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传染病学教授威廉·沙夫纳(William Schaffner)说:“中国(中共)奉行这一政策已经很长时间了,它们现在进退两难。”
“它们在任何一个方向上都没有好的选择。它们真的很希望这场全球性的疫情能够平息,可以不受影响地生存下去。而这并没有发生。”他说。
沙夫纳补充说,随着限制的放松,病毒在全国蔓延,中国“将不得不经历一段疾病、重病、死亡和医疗保健系统压力的痛苦时期”。
前美国国防部负责中国、台湾和蒙古事务办公室主任唐安竹(Drew Thompson)在推特上表示,这一直是习近平的困境:封锁和人们抗议;开放,人们生病并使医院不堪重负,然后他们可能会抗议失败的医疗保健系统。
“这不是一个叙事问题,而是一个治理和政策困境。”他说。
博钦律师事务所北京办公室的合伙人吉莫曼(James M. Zimmerman)律师在推特上写道,“我忍不住认为清零政策——以及它所有的过激行为和挫折——都是徒劳的。人员和经济损失是真实而深远的。而现在,我们正进入对即将发生事情毫无准备的阶段。”
中国面临Covid感染“冬季浪潮?”
自从Omicron变种出现以来,全球卫生专家质疑中共清零政策,并指出该战略不可持续,清零试图通过大规模检测和监测、封锁和隔离来阻止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病毒。
但随着一些疫情管控限制的解除,在多年专注于严密控制病毒之后,这似乎是一个随意的过渡。
“一场不受控制的流行病(只有当病毒开始耗尽可感染的人时才会达到顶峰)……将对医疗保健系统构成严峻挑战,不仅在管理一小部分严重Covid病例方面,也会对那些因其它健康问题而延迟治疗的人造成‘附带损害’。”香港大学流行病学教授本·考林(Ben Cowling)对CNN说。
“而且我不排除重新采取更严格措施来应对不断上升病例的可能性。”他说。
“(中国准备好了吗?)如果你看看三年后的病例激增和有效抗病毒药物的储备——没有。如果你谈论分流程序——它们没有严格执行——如果你谈论老年人的疫苗接种率,尤其是8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总体上也是没有的。”外交关系委员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全球卫生高级研究员黄延中(Yanzhong Huang)说。
但考林说,即使放宽了限制,也“很难预测”感染会以多快的速度在中国传播,因为仍有一些措施在实施,有些人会改变他们的行为——比如更频繁地待在家里。
根据专注于亚洲的宏观经济咨询集团Wigram Capital Advisors的预测,取消这些限制可能会引发空前的Covid感染“冬季浪潮”,这将迅速压垮中国医疗保健系统。该公司在大流行期间为各国政府提供了模型。这些模型已经过英国《金融时报》的审查。
谁应为因“清零”丧生的生命负责?
野村银行估计,12月5日,约有4.525亿人受到各种封锁措施的影响,仍然占中国人口的很大一部分,但比前一周减少了76万。
虽然一些人对疫情管控放松感到松了一口气,但也有人质疑中共如何对那些因“清零”防疫措施而失去生命的人负责,也有人认为中共在未来还会为所欲为,所谓的“放松”可能明天就会逆转。
英国杜伦大学国际关系助理教授张晨晨在推特上写道:“2020年春季,公众对COVID相关死亡事件的悲痛和愤怒同样强烈。2020年,(中共)国家以压制愤怒和垄断哀悼方式作为回应:设立全国哀悼日,将李文亮变成官方承认的‘殉道者’。 因此,COVID死亡事件被纳入了既定的民族主义话语中。”
“2022年,公众的悲痛转变为线下抗议。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看到限制性放松导致清零政策的结束。但国家(中共)不太可能承认因COVID政策而丧生的生命。这里的‘死亡政治学’(Necropolitics)规定谁的生命值得被悼念,哪些悼念方式可以被纳入民族主义项目,哪些不可以。”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袁莉也在推特上表示:“(‘清零’结束)是勇敢抗议者们的一场胜利。但我们依然不知道那27名死在(贵州)大巴事故中人的名字,那10名死在(乌鲁木齐)大火中人的名字,以及很多很多没能得到医疗救助或自杀人们的名字。”
“经济学人”12月7日报导,北京周三宣布的这些政策变化并没有让所有人满意。一些人对政府厚颜无耻的大转变感到愤怒。“它们(中共)会为所欲为。所谓的‘放松’可能明天就会逆转。”一名参加抗议活动的上海居民说,“即使我们的抵制让它们改变了政策,它们也不认为自己做错了什么。这太荒谬了。”
许多其他人对放松限制感到担忧。“我们已经承受了这么长时间的压力……每个人仍然有点担心和不稳定。”重庆市的一家咖啡馆老板龙野(Long Ye,音译)说。龙先生预计病例会激增。
“经济学人”报导说,许多人没有享受新的自由,而是在为一波感染做准备。北京的街道和商场仍然空旷;航班量和交通量低于政策变化前。在公共场所外出的人们经常佩戴紧密贴合的N95口罩,而不是曾经流行的较薄外科口罩。在一些药店,一种用于治疗COVID-19(疗效存疑)的草药价格飙升。
(大紀元:https://www.epochtimes.com/gb/22/12/7/n138803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