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份多家中国媒体报导中国的农业大县——黑龙江省饶河县的春耕情况报告,引发外界对中国粮食种植成本持续攀升、农民种地积极性不高,以及人口老龄化严重导致中国农业生产水平低下等问题的关注。
饶河县曾被认定是中国人均产粮第一县,1993年成为中国大豆生产基地。今年4月份,黑龙江省统计局官网发布《饶河县备春耕情况调研报告》。
报告说,近几年来,农资价格、人工、土地租金等费用均有所上涨,使粮食生产成本不断增加。当地一个家庭一年种粮的收入赶不上一人外出打工的收入,因此种粮没有吸引力。
报告中所反映的问题并非饶河县独有。中共党媒“人民网”在今年2月20日的刊文中也承认,中国农村目前的种粮收益依然较低,土地租金、劳动力价格居高不下,同时又受到国际能源和化肥价格上涨的影响,使得粮食生产成本持续增加。
粮食生产成本高、收益少
根据2022年7月份刊发的中国农业大学课题组的调查报告,2020年,中国三大主要粮食作物(稻谷、小麦、玉米)的平均净利润仅为47元(人民币,下同)/亩。
报告显示,从2004年至2011年,中国三大主粮先后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平均净利润由196.5元/亩增至250.8元/亩;2014年之后,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下调;2016年玉米临储政策(收购季节增加储备政策)取消、价格下跌;加上粮食种植成本上涨,中国的种粮收益进入亏损阶段。2016年至2019年,中国三大主粮平均净利润均为负值;2020年,受疫情等因素影响,粮食价格快速上涨,中国三大主粮平均净利润才回升至47元/亩。
导致种地收益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成本大幅攀升。
根据《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整理计算,从2004年至2020年,中国三大主粮的种子、化肥、农药三大农资平均投入费用累计增长了1.35倍;平均土地成本累计上涨了3.42倍;人工成本(2020年占总成本的37%)累计增长了1.92倍;机械作业成本(2020年占总成本的13.8%)累计增长3.88倍;排灌费累计增长59%,从而挤压了农户种粮收益。
种植成本飙升,导致小农户种地根本不赚钱。
目前,小农户仍然是中国农村生产的主体。“人民网”的报导称,“人均一亩三分地,户均不过10亩田”是中国农业需要长期面对的现实。
而饶河县的报告表示,成本上涨不仅影响到小农户,一些规模种粮大户也受到了冲击。
人口老龄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饶河县的报告还提到,由于种地收益低,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打工,在家务农的基本都是老人,难以接受新技术,耕作水平低,导致农作物产量低、品质不高,经济效益差。
根据中共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在2022年5月份发布的《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研究报告2021》,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20%;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达14%,完全达到“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近日的一篇研究报告显示,农村老龄化的状况正从多个方面影响着中国的农业生产与经营。
今年2月23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Nature)上发表《老龄化威胁中国小农农业的可持续性》(Ageing threatens sustainability of smallholder farming in China)的论文。
该论文表示,2000年至2019年期间,中国农村65岁以上人口的比例增加了一倍。在未来数年内,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将持续。
研究人员发现,在2019年中国被抛荒的耕地中,有6000万亩与农村老龄化有关,导致中国平均农地规模减少4%,对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同时,农村人口老龄化与农地规模的变化使农业机械投入减少了6%;化肥和有机肥投入分别减少了2%和64%;单位面积的农业产出和劳动生产率分别降低了5%和4%;农民从农业部门获得的可支配收入减少了15%。
该研究报告预期,如果不采取干预措施,未来,人口老龄化将给中国带来严峻的粮食安全挑战和环境污染压力。随着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预计到2100年中国的耕地弃耕率将从2020年的5%增加到6%~15%;平均农地规模将减少2%~9%。
熟悉中国农业情况、旅居英国的金融资深从业人士方奇表示,中国农业技术水平落后、生产效率低及各种成本费用高,导致农民种地根本不赚钱。中国的粮食供应也长期依靠大量的进口来补充。
中共当局在今年2月份称,由于全球粮食产业供应链不确定风险增加,中国必须尽快提高粮食自产量。但是,数据显示,过去8年来,中国的粮食进口量持续攀升。
根据中共官方数据,2015年(中共海关开始有整年进出口数据),中国谷物进口量为3270万吨,到2021年中国谷物进口总量达到6536万吨的高点,相比2015年增长了近一倍;2022年中国的谷物进口量有所下滑,但也维持在5319万吨的高位。
中国的大豆供应则极度依赖进口,自2015年以来一直保持8000万吨以上的进口量;2020年中国的大豆进口量甚至超过了1亿吨。
(大紀元:https://www.epochtimes.com/gb/23/4/18/n139755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