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佳节临近,浙江省瑞安市禁止民间划龙舟,称存在低俗、迷信,引发舆论批评,民众谴责瑞安的龙舟禁令是在破坏中华传统文化。
瑞安市公安局微信公众号6月11日通报称,查处两起民间划龙舟事件,两名组织的村民分别被行政拘留9日、7日。
今年4月,瑞安市政府就发出通告,称民间划龙舟活动存在摊派(要求分摊费用)、低俗、迷信等现象,2023年继续在全市范围内禁止民间划龙舟活动。
据报导,瑞安市早在2014年就禁止民间组织划龙舟,改由由官方举办龙舟比赛。今年的龙舟大赛将于6月30日举行,但这天离6月22日的端午节已过去几天了。而一般划龙舟都是在端午节当天举行,因为这其中有深远的寓意。
瑞安严禁民间组织划龙舟,引发网友批评声浪,指责瑞安政府“一刀切”,懒政、不作为,应该禁止的是强行摊派的行为,禁止民间划龙舟是因噎废食,破坏传统文化。
有网友直言:“还能因为什么?当然因为是汉族的一切传统活动,不是封建迷信就是违法违规的咯。至于你信不信不重要,有人必须信才重要。”
龙舟习俗的源起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龙舟赛则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仪式和习俗,有其深远的寓意。
龙舟在古籍中早有记载,西周史书《穆天子传》中对周天子有这样的记载:“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表示当时已有龙舟,按时代来推算,早于楚国大夫屈原之死。
屈原的《九歌‧湘君》中,有“驾飞龙”过洞庭湖的描写“驾飞龙兮北征,过吾道兮洞庭”。学者认为,屈原所驾“飞龙”就是指龙舟。想必楚国当时已有龙舟,民众划龙舟在汨罗江中寻找屈原遗体,后来赛龙舟就成了纪念屈原的习俗。
在香港大澳有端午节龙舟“游龙”的习俗,有别于龙舟比赛,“游龙”没有竞赛成分,是一种对神明的敬畏和祈愿。
据悉,这项活动起源于19世纪,当时大澳发生瘟疫,当地渔民于端午节将各庙宇神像放在小艇上于水道巡游,结果瘟疫消除,便成为了每年一次的习俗。
端午节当天,大澳三个传统渔业行会的三艘传统木龙舟会先到杨候古庙前,用采下的青草沾水泼向龙头,然后把青草放进龙口,象征赋予生气。然后,龙舟返回龙趸,系上罗伞、头牌,拖着载有菩萨神像的神艇,在大澳水道巡游,以洁净社区,祈求平安。
龙舟在通过大澳水道上的行人桥时,桥面均会升起,不让人站在神祇之上,以示尊敬。
游龙后,会有龙舟比赛,增添端午节的热闹气氛。活动结束后,龙舟便拖着神艇,再度穿梭于大澳水道,将神像送回庙宇完成仪式。
香港长洲也有端午游龙的习俗。当地渔民说,长洲端午游龙(或称“端午游神”)有上百年的历史,也是以洁净社区、祈求水陆平安为目的。
香港大埔钟氏及石氏有“游夜龙”的习俗,据说与南宋末年宋帝昺南逃有关,当时宋帝昺在广东惠东一带海上遇险,获当地七个姓氏的渔民救起,遂赐予包括钟氏及石氏“宋朝国王,天子同家”等称号。
后来钟氏及石氏渔民来到大埔元洲仔聚居,亦将游夜龙传统带来香港。龙舟在游夜龙前要采青,采摘有花开的植物放进龙口,象征花开结果,百子千孙。民众将神龛从会址迎请到龙舟上游夜龙,目的也是祈求水陆平安。
(新唐人:https://www.ntdtv.com/gb/2023/06/16/a103732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