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香港凤凰网“风暴眼”栏目披露,早在8月7日的深夜,社交媒体上已有“消息灵通者”透露,“中融(信托)北京开会了,资金池出现了问题。”次日(8日)起,中融信托的一些投资者就陆续收到相关理财产品“停止兑付”的通知。此后的短短两天内,投资者们自发的组织起了多个维权群,有的迅速满员,无法入群者又相继成立了二群、三群,每个群内都弥漫着恐慌和焦虑的气氛······
8月11日晚间,南都物业和金博股份等三家上市公司相继发布公告,宣布其购买的中融信托产品已逾期,尚未收到本金及投资收益,并誓言要通过诉讼等途径,尽最大努力减少公司的潜在损失。
这三家公司的官宣,把近期因中植系旗下四大财富公司产品延迟兑付引发的惶恐情绪迅速推向了高潮。不仅众多购买了中融信托产品的投资者十分焦虑和愤怒,中融信托一线的理财经理们也陷入了惶恐不安之中,因为他们正承受着来自客户的巨大压力和汹涌的责难。
互联网上传出的一组疑似中融信托员工内部沟通群的对话截图显示,有理财经理在群组中向自己的上级领导询问:公司有没有应对这种紧急事件,包括与特殊客户沟通接待的预案?并质问:“一些年纪大的(客户)身家性命都在里面,现在要求我们一线口头沟通,(客户)万一接受不了离世了,客户家人找我,是公司来处理还是个人来背负?遇到接受不了的,公司如何保障我们个人人身安全?”
群内一位姓夏高管则回应称,“和领导沟通是通畅的,可没有更多信息给到我。我和大家一样都只是知道目前这个结果,各种问题得不到解答,下一步也没有时间表。”
(网传中融信托内部员工群聊天截图)
由于中融信托在下发通知全面停兑的前一天(7日),都还在施压理财经理们募集资金,要求他们立下“军令状”承诺陪着公司渡过难关,现在产品违约,公司方面却不出面对此作出交代,让这些一线经理感到自己被公司抛弃了。
“公司领导没有一人出面,不出任何公告,理财经理成为一颗弃子,独立面对客户。”一名一线员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掩饰不住自己的愤怒和失望。
报导说,中融信托的很多理财经理都投了自家的产品,甚至有人踩雷的金额高达900万元(人民币,下同),已经在考虑卖房子。
据“风暴眼”披露,8月11日晚间,一位参加了与中融信托会谈的投资者在维权群内曝光了一份会议纪要,这份纪要中提到“中融有1000亿资金池信托是重灾区”。报导还进一步披露,其实中融信托从2021年就已开始陆续尝到“苦果”:2021年6月,中融信托“融昱100号”剩余的70%本金已出现兑付困难。
报导称,“融昱100号”的信托规模约为10亿元,其资金被用于向华夏幸福产业新城(西安长安)发展有限公司增资。但今年1月,华夏幸福出现债务逾期。中融信托曾与华夏幸福签署债务重组协议,约定延期项目在5年内还清。
事实上,除“中融-融昱100”外,中融信托旗下还有另外三只信托产品卷入华夏幸福债务重组计划当中,分别是:“中融-骥达11号”、“中融-享融287号”和“中融-享融223号”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合计债权本金金额达59.84亿元。
2022年4月底,“中融-丰腾83号”一年期项目违约后,给出了展期一年的解决方案;同年8月,中融信托发布公告,“中融-承安58号”集合资金股权投资信托计划自动进入延长期,预计展期不超过24个月;同年9月,发生了融创偷换与中融信托共管的武汉塔子湖置业公司保险柜锁芯,划走11.4亿元预售监管资金的事件;“中融-承安96号” 的投资者收到的中一份公告中,同样也提到中融信托与融创共管物品的保险柜锁芯被换,在中融信托不知情的情况下,项目公司约4.23亿资金被融创自行划付。
此外,中融信托一个世茂集团的项目“中融-融筑421号”,在2022年6月到期后也未能按时兑付,宣告展期两年;2022年11月,中融信托发行的“中融-承安75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 B类信托单位违约······
今年在中融信托被踢爆产品兑付违约之前,中植系旗下拥有的恒天财富、新湖财富、大唐财富、高晟财富这4家公司,已经提前通知投资者相关产品“暂停兑付”。
公开可查阅到的信息显示:上述4家财富管理公司在2022年的管理规模合计达到了2.5万亿元,再加上金融旗舰中融信托及其他金融公司,共同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资金池”。
8月11日晚间,有投资人在维权群内发布了一份与中融信托现场沟通的音频文件。在这段音频中,中融信托负责沟通的高管声称,此次理财产品停兑是受中植集团产品的影响,中融信托拟成立3个小组来专门解决相关问题。不过,截止目前,中融信托方面并未就此发布官方公告。
(新唐人:https://www.ntdtv.com/gb/2023/08/13/a103766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