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明肺炎”迅速蔓延。在这个敏感时间,陆媒引述网民爆料指,中国多地下线近一年的“绿码”重现,引发恐慌。也有网民表示,其实健康码一直未下线,下线的是行程码。官方去年曾公布,健康码还有个五年规划,被批评主要用于监控民众。
多地“绿码”重现 引发大陆网民恐慌
据顶端新闻、大众网等多家陆媒报导,12月1日,有网民爆料,各地已下线近一年的“绿码”在四川、广东等地重现。网民提供的图片显示,四川天府健康通、广东地区粤康码都显示“绿码”,实时时间均为12月1日下午5时左右。
陆媒顶端新闻记者通过微信小程序搜索广东政务小程序“粤省事”,首页左上角即为粤康码,但需验证身份。
报导说,广州市民小冯登陆粤省事,发现确实能查到粤康码为“绿码”,“只是需要查询才能看到,没有疫情时查找容易。”而广州市民常用的小程序穗好办查询健康码,发现也能查到,小冯说,“很神奇,我记得健康码已经下线了。”
据报,早在2023年2月16日,粤康码就已下线。
对于已下线近一年的绿码重现“江湖”,顶端新闻记者以市民身份分别拨打广州市卫健委和市长热线,卫健委工作人员称,此事不由其管辖;市长热线工作人员则称,自己查询时,也能看到“绿码”。工作人员说,“(疫情)已经过去了,没有事。”
在评论区有网民反馈,许多地方的健康码从未下线:“健康码本来就有很多城市没有下线的,没必要过度解读。但是最近流感和支原体感染确实挺多人生病,大家戴好口罩,防护第一。”“健康码一直存在,停用的是通行码。”
但更多网民在微博反馈,对健康码复活感到恐慌:
“新闻说好多地方的健康码都复活了。我登录然后再实名认证一下,熟悉的绿码又回来了。”
“天,乍看这仨字,心立马抽搐了一下子,再也不想见到这个码,又要开始了。”
“北京健康宝绿码也恢复展示了。”
“粤康码,我去登录一下,嗯,已经上线了,能看到我的绿码。。。同时抗原自测的关联小程序,也能打开。。。”
“看到健康码都ptsd了,求求了不要再重来一次,各方面都受不起了。”
“四年了,没想到这个绿码还在。不是说好的下线并删除全部数据吗?”
“重出江湖的码!有点害怕!经过一年修整重来,太可怕了!这码过不去了是吧?”
“救命啊,不要不要不要不要不要,我不要封校了。”
事实上,中国大陆去年底突然解除封控后,健康码在许多地方仍在继续使用。《南方都市报》今年3月报导,从微信和支付宝入口查看,发现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除港、澳)的健康码大部分仍可正常使用。
上海今年7月将“健康码”升级为“城市码”,成为社会治理工具之一。
2022年11月10日,中共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联合发布“‘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提及到2025年,大陆全员有一份“动态管理的电子健康档案和一个功能完备的电子健康码”。
时事评论员惠虎宇11月11日对大纪元表示,中共防疫过程中形成了新的维稳模式,健康码就是利用高科技打造出的最快捷省事的限制人身自由的方式,相当于给每个人都带上一道无形的电子脚镣。
去年9月,广州公民杨家豪向大纪元披露,他因5件冤案得不到解决,致信习近平并准备进京上访,但被地方维稳赋红码、贴封条。他不得不退掉了车票。
网民称发烧的人太多 官方低调承认新冠疫情
不少微博网民在12月1日的“#四川广东重现绿码”话题留言,称现在染病发烧的人太多了:
“(染病)很多,超级多,大部分小朋友。”
“啊,这是要干什么?人在四川有点懵,我真的不想再来一次啊,不过我身边这几天发烧的人确实有点多。”
“放心吧…现在你给钱也不会帮你防疫了~自己掏钱治病吧。”
“不明肺炎”在中国迅速蔓延,从儿童到大人,感染人数快速攀升,各地医院日夜挤满看病人潮。
世界卫生组织(WHO)上周曾要求中共进一步提供有关呼吸道疾病增加和儿童聚集性肺炎的详细信息;但随后又引用中共说法称,最近的病例中没有发现新的或不寻常的病原体。
但不少国际公共卫生学家表示很难信任中共的任何信息。美国著名华裔流行病学和公共卫生专家丁亮(Eric Feigl-Ding)在X平台上表示,“我听到很多内部人士告诉我,政府当局告诉中国医生不要报告任何数字,不要对患者进行测试,也不要报告任何测试。这听起来异常熟悉。”
美国田纳西州范德堡大学医学院传染病学教授威廉‧沙夫纳(William Schaffner)担心中国可能有一种新的传染性因子、一种新的病毒或者可能是新的新冠变种。
11月30日,北京市疾控中心通报称,上周北京的传染病病例超过7万,比前一周激增一倍,这一数字被认为已严重瞒报。此外,官方称,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6种,居前两位的病种,分别是流感和新冠病毒。
中共官方媒体至今没有对新冠疫情进行重点报导,网上传出许多医院对患者做的病原检测,也没有新冠病毒这一项。此前有接近中共高层的消息人士对大纪元称,中共党魁已明确下令,媒体不许提“新冠”。
(大紀元:https://www.epochtimes.com/gb/23/12/2/n141283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