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对美国的误判被认为是导致被动局面的原因,而至今未看到北京对贸易战有清醒认识。港媒日前揭露其中原因:中共智库只服务于自己的直接监管者,向最高决策层提供过滤过的信息。这似乎在暗示中共内部的利益和派系之争。
香港《南华早报》10月22日引述消息人士透露,北京方面至今仍在保持观望态度,尚未决定贸易战中的下一步行动。
接近中共政府和外交观察人士的消息指,北京决策层根本无法寻获中美贸易战的答案,因为他们所依赖的智库为了避免触怒监管者,给最高当局提供的都是〝过滤过的信息〞。
中国有超过500个注册智库,绝大多数都是政府支持的机构。为了应对中美贸易战,中共财政部7月成立了一个由20个政府智库组成的联盟,其中包括来自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社会科学院、财政部、外交部和几所一级大学的智库。
一位消息人士说,虽然中国的智库都是中共政府附属的,但他们的立场分歧很大。
贸易战的加剧,一度引发中共智库内部对当局对外扩张和做大国企政策的批评。
消息人士指,中共智库对贸易战的立场各不相同,分歧很大,有些智库藉机推动改革,而有些人认为北京应该采取强硬立场。但更关键的是,很多智库不说实话。
据消息人士透露,当北京想要了解外国商人的想法时,一些政府部门附属的智库过滤他们部门与外国商会沟通后收集的信息。由于智库服务于直接监管者的利益,高层领导人很难依靠这些专家准确分析有关贸易战的准确信息。
知情人士表示,自中美关税战开打后,北京官员一直感到很沮丧,因为智库专家提供的谘询意见只服务于他们的支持者的利益,而这些利益往往与北京的利益不一致。
一位体制内学者表示,互相分割和孤立、以及服务于自己的直接监管者,是中共智库的一个长期问题。许多研究人员更重视获得资金并取悦他们的主管,而很少关注研究质量,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研究结果很难影响决策者。
报导引述中共智库成员的说法表示:〝有些研究人员只是坐在电脑前,从不费心去实地考察。没有人可以依靠这样的研究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此外,报导还引述分析指,北京限制智库学者出访,也是导致研究不足的一个原因。《华盛顿邮报》曾披露,北京只允许政策专家短暂访问美国,最短的只有一周时间。这种限制使得研究人员无法对美国人进行彻底的调查和充分的沟通。
中共体制内向来派系林立,不同利益集团各有势力范围。附属不同部门的、或者不同背景资金支持的智库,自然代表不同的立场。
除了贸易战触动各方利益的原因外,中共内部残酷的政治斗争,也是导致体制内对贸易战意见分歧的主要因素。
贸易战爆发后,中共内部对北京内外政策的批评,显然矛头直指最高当局。与此同时,多家海外中文媒体评论称,如果贸易战失利,北京最高当局自然会被迫引咎下台。显然,中共内部的反对势力并不希望最高层对贸易战有清晰的判断。
日前,外媒报导了中共深圳政府智库对美国实地考察后的内部报告,其中明确指出遏制中共已是美国朝野共识和长期战略,建议当局在美国实施全面封堵前抓紧制定〝新冷战对策〞。
该报告很接近海外学者对中美对抗局势的判断。但自由亚洲引述北京一名体制内学者的说法指,该报告〝只代表深圳地方政府的认识〞,而且现在就谈〝新冷战〞为时过早。
自从中美贸易冲突爆发以来,北京立场多变而且互相矛盾,时而强硬时而软弱,一边〝严厉反击〞,一边又〝坚定不移地改革开放〞,外界认为这反映出中共体制内对贸易战认识的混乱和分歧。
不过,北京对贸易战的实质影响似乎有了一定的认识。《美国之音》近日报导指,中共北戴河会议后,官媒的强硬表态似乎显示,北京已经认定贸易战会危及中共的〝政治安全〞。
而外界分析,川普要求中美贸易实现真正的公平对等,这等于逼迫中共改变经济体制,会动摇中共统治的根基,北京因此拒不让步。
(新唐人:http://www.ntdtv.com/xtr/gb/2018/10/22/a1396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