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当局正在升级监控工具,利用人工智能(AI)对收集的民众数据进行分类,使追踪个人更加容易。
路透社表示,在审查了五十多份政府文件后发现,包括北京的人口密集区和甘肃等未充分发达的省份,在过去的4年里,中国有几十个单位购买了这种软件,其中32次是在2021年开放招标。
这种被称为“一人一档”(one person, one file)的技术,改进了现有的监控软件。尽管现有系统可收集个人数据,但必须留待执法部门和其他人员来分类。
德国知名中国问题专家、马歇尔基金会研究员奥伯格(Mareike Ohlberg)说,“一人一档”是一种分类信息的方式,使追踪个人更加容易。
据河南省公安部门去年7月的招标书,“该系统具有独立学习的能力,可随着数据量的增加优化文件创建的准确性。部分遮挡、蒙面或戴眼镜的脸,以及低分辨率的人像,也可相对准确地归档。”
河南省公安部门并未回应路透社的询问与置评请求。
斯坦福大学国际安全与合作中心的博士后研究员杰佛瑞·丁(Jeffrey Ding)表示,目前监控软件的另一个局限性是,除了在机场等安全检查站,它无法将个人的详细资料与实时位置联系起来。
根据政府招标书,新系统的目的是使收集的大量数据更有用途,使用复杂的算法和机器学习,为个人创建定制的档案。随着软件对数据的分类,这些档案会自动更新。
路透社指出,该报社获得的9份招标书指出,该软件将与面部识别技术一起使用,文件指出,该技术可识别路人是否为维吾尔人,与警方的预警系统相连接,并建立维吾尔族人的面孔档案。
例如,2020年2月,海南省某地区的党政机关发布了一份招标书,要求建立一个维吾尔族和藏族居民数据库,以方便“搜寻参与恐怖主义的人员信息”。
使用该系统的用户,还包括四川省阿坝州的警察单位,该地主要居民为藏族人。阿坝州招标书将该软件描述为用于“维护政治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宁”。
有十多份投标书提到,需要打击恐怖主义和“维稳”。人权活动人士表示,这个定义不明的术语,常被用来当作镇压的借口。
至少有4份投标书说,该软件应能从个人的社交媒体账户中提取信息。
一半的投标书说,该软件将被用于汇编和分析个人信息,如亲属关系、社交圈、车辆记录、婚姻状况和购物习惯等。
路透社表示,中共公安部没有回应关于“一人一档”系统用途的置评请求。除警察单位外,中共政法单位也开出了10份招标书,中共政法委拒绝对此置评。
三位专家对路透社表示,这些招标代表了中共警察部门和党政机关,正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力量升级监控网络。不过,他们也怀疑受高昂成本,以及中共官僚主义的限制,可能会使监控网络分散、不连贯。
路透社表示,一半以上得标公告价格,在几百万到接近2亿人民币之间。
北京表示,其监控工作对打击犯罪至关重要,是打击COVID-19传播的关键。然而,人权观察等人权活动人士认为,中共正在建立一个侵犯隐私的监控国家,并不公平地针对某些群体,如维吾尔族少数民族等。
现在,中国有22家科技公司提供这种软件,包括商汤科技(Sensetime)、华为、旷视科技(Megvii)、云从科技(Cloudwalk)、大华以及百度的云计算部门等。商汤科技拒绝发表评论,其余企业没有对路透社的置评请求作出回应。
在2015到2020年之间,中共在城市设置了大量的监控摄像头,并正努力将该工作推广至农村地区。“一人一档”软件的开发,也在同一时间开始。
奥伯格说,她最早于2016年新疆沙湾县的一份200页的监控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看到了有关“一人一档”的描述。该报告要求,开发一个可以“自动识别和调查参与恐怖主义和威胁社会稳定的关键人物”的计算机系统。
2016年,时任中央政法委书记的孟建柱,在一份国营杂志上写道,大数据是寻找犯罪模式和趋势的关键。两年后,时任中科院生物识别与安全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的李子青在给行业高管的演讲中,提到了该系统。李子青也是北京面部识别公司中科奥森(AuthenMetric)的首席科学家。
路透社指出,在这期间该行业于中国发展快速。到2021年,华为、商汤科技和其他26家中国科技公司,已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提交了文件归档和图像聚类算法的专利申请。
2021年,华为在一项有关“一人一档”的专利申请中提到:“随着智能相机在未来的普及,一个城市中捕获的面部图像的数量将增长到每年数万亿张。”
(大纪元:https://www.epochtimes.com/gb/22/4/8/n13703576.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