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疫情持续升温,重灾区海珠区封控超过20天。由于无法忍受过严的封锁措施以及物资缺乏,昨(14日)晚,该区多地爆发民众示威抗议活动,人们推动水马,冲到最外围的卡点。当局出动大批警力维稳。
南洲街道居民:至少上万人抗议近期,广州市疫情持续升温。其中海珠区不断升级防控措施,等同封城。而政府一直不解决市民物资缺乏的问题,民众怨声载道。
15日,海珠区南洲街道居民黎先生(化名)对大纪元讲述抗议的起因。他表示,当地已经封了二十多天,居民没办法出门买东西,也没有收到外界赠送的免费物资,不得不买高价物资,引发不满。民众的诉求就是要得到免费物资。
黎先生说,14日晚大概9点多开始的示威活动,9点之前,大塘村周围的民众已经开始抗议了。人蛮多的,仅南洲街道一条街就有上千人参加抗议。
黎先生说,当地被封,人们出不去,缺乏物资,只能买高价货。14日下午,人们就在闹。“有一个人在楼上说‘没吃的,不管我们啊’。过一会他们就安排工作人员把菜提上去。但是他们高价卖给我们。”
他透露,示威抗议后当地没有抓人。人们把水马推倒了。到了村口的时候,有蓝色保护栏,村民没有推,跟工作人员协商好了,就全部撤了。抗议活动10点多结束。
黎先生抱怨道,当地老乡们(核酸检测结果)阳了之后,没人管,平时有人发烧也没人管,叫政府人员安排弄点退烧药也不给安排,小孩的爷爷奶奶跪着求都不理。这次抗议也有替他们打抱不平的原因。
黎先生说,他是做服装批发生意的,自己有工厂。但今年“双11”根本就没卖货,绝对亏本,而且亏大了。他囤了大概30万(元)的服装。每天开支很大,但根本没收入。十几个工人也被困在厂里,回不了他们租住的地方。
他表示,在他居住的周围地区都是来自湖北的做服装生意的人,但是服装全部被压在家里了,本来“双11”要卖的,但是货发不出去。
黎先生说,14日晚参加抗议的还有南洲街道和江海街道大塘村、上冲、桥南新街的民众。另外区政府对面也居住着他们的老乡,他们也抗议了。“参加示威抗议的肯定有上万人。当晚来了很多特警,但没有解封。”
大纪元记者15日下午拨打海珠区南洲街道办事处的电话,电话无法接通。
上冲村村民:压抑太久 导火索一触即发
海珠区上冲村村民叶先生(化名)15日告诉大纪元,14日晚上的抗议事件的导火索就是生活物资得不到保障,很多人都没有饭吃。有的人饿了好几天都没吃饭了,导致大量群众聚集,和工作人员发生纠纷,打起来了,“现场很混乱。”
据他所知,当地的(核酸检测结果)阴性和阳性是混住的。他说,有的民众是阳性,在楼上大声喊“我是阳性,请带我去隔离”,但是没有人理睬。因为广州的房子属于城中村,房子特别密集,巷口特别狭窄,城中村里面居住着几十万人,所以阴阳混住肯定是令很多人不乐意,有感染的风险,但是没人管。
“已经被关了二十多天了,人特别压抑。生活也得不到保障,阴阳混住,环境又差,加上政府不作为。导火索就一下子(被点燃),很容易引起暴乱。”“大塘片区桥南新街、康鹭片区、上冲这些地方都发生了暴乱。(上冲和大塘片区仅隔一条街。)”
叶先生说,他有三个工厂,一个月的房租要两万多(元),但挣不到钱,每个月还在纯亏。没有收入的,还有父母要养,要供小孩上学。家里面催着要生活费……心理压力很大,心里面有一种莫名的火。压抑的时间长了,无处发泄。
他说,他的居住地离区政府很近。人们聚集到区政府楼下。当时警车、120都来了。马路上到处响起警笛声。明显能听到打砸的声音,声音特别清晰。“经此一闹,广州市政府15日派了很多物资,免费发放给村民。如果不闹事就没有免费物资。”
叶先生表示,他目击14日晚参加抗议的“起码有上万人”。“我看到的场面就是大量民众在街上聚集,打砸水马,把水马全部推倒,要求政府发放生活物资。”
“抗议之后,康鹭片区的人全跑出去了。现在他们基本上是露宿街头,有的是睡在地铁站隧道里面,还有的睡在公园等。”
桥南新街一居民:现场抗议情绪激烈
海珠区桥南新街一居民15日对大纪元表示,14日晚上他去现场的时候,看到人们已经开始起哄,现场抗议情绪很激烈,有一台社区的巡逻车(不是警车)被掀翻。“很多人都去了,就把那些水马七七八八的全部都推倒了。”“去区政府也是经过这里的马路去的。都在这个区域内。”
“最少有几万民众,上万人肯定有了”,他说,警察来的也不少,上千人应该有。武警、特警也过来了,还有特警车辆。特警拿着盾牌。他们把出入的卡口封住的,不让人们出去。外面的都是武警在把守。
他认为,封控的时间太久了,大家的不满情绪憋久了,所以爆发抗议行为。“其它区域都有免费的物资发放,我们这边基本上一次都没有发放过。(昨天暴动之后)今天就开始派送物资了。”
对于上述大规模群体抗议事件,大陆官媒噤声,官方亦未公布事件中是否有人被捕。
中共二十大后,大陆疫情持续扩大,14日官方通报新增近1.8万例本地病例。广东占最多,有5633例,其中广州有超过5500例;海珠区仍是重灾区。
(大纪元: https://www.epochtimes.com/gb/22/11/15/n138663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