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号称“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的中共国家发改委新闻发布会,令人大失所望。发布会期间,港股暴跌2300多点。A股则开高走低失去动力。 (或许巧合,同日,世界银行警告,尽管北京祭出刺激措施短期提振经济,但都不足以改变该国的长期前景;并预计中国的经济增长将从2024年的4.8%降至2025年的4.3%,且对东亚区域经济造成额外压力。)
中共发改委的新闻发布会,是精心准备的。此前,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罕见开会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一步经济工作,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9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具体落实工作。并且,这次发布会提前2天预告,国家发改委“1正4负”领导出席。
这大的阵势,还以为有什么重磅政策出台呢,结果,发改委都是套话。一揽子“增量”政策,怎么“增量”、“量”是多少,语焉不详。除了宣布今年近6万亿元的政府投资绝大部分已经落实到具体项目,就是空洞地宣称对今年实现经济增长目标(5%)“充满信心”。
这表明,9月26日政治局会议仍旧空话连篇、并未作出重大经济决策,当局对中国经济形势仍旧没有透彻的认识、没有明确的思路、没有根本性的对策,前怕狼后怕虎,还在疑惑、茫然与摇摆之中,出台的都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似的个别性政策。
这也使9月24日央行宣布多项重磅政策所激起的期望——当局推出类似2008年“四万亿”的大型经济刺激计划——落空,又一次严重恶化了各界对中国经济的预期。“党中央、国务院科学决策、果断出手”成了讽刺语。
当局虽然口头硬——如称“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实际上忧心忡忡、一筹莫展。那么,为什么不出台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呢?如果说具体原因,至少有如下三条。
其一,经济下滑,当局害怕;但更恐惧的是,不知道经济下滑的底在哪。
在可预见的将来,中国经济的外部环境将越来越严峻。例如,川普(特朗普)说,他如果11月份当选美国总统,会再次对中国征收关税,而且可能超过60%。当局不得不考虑,假如这种情况真发生如何应对的问题。因此,当局要储备一些弹药。
其二,今日中国经济困境远超2008年,即使想救,也恐怕力不从心。
举例而言,(一)2008年,中国GDP,大约30万亿元;2023年,GDP126万亿元,体量大了4倍,救的难度太大。(二)2008年,M2为47.5万亿;2023年末,M2超过300万亿元,是2008年的6倍多,货币发行空间极窄。(三)2008年,居民负债率不足18%;2024年65%。(四)2008年末,地方政府债务5万亿元左右(大体平衡);2023年,地方政府显性债务余额40.74万亿元,全年合计发行地方政府债券9.34万亿元,其中发行再融资债券4.68万亿元,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5个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4.66万亿元(新增一般债券7016亿元、新增专项债券3.96万亿元)。(五)2008年末,国债余额约5.33万亿元,该年实际发行国债约8549亿元;2023年末,国债余额30.03万亿元,全年发行国债11.14万亿元。
其三,国务院的孱弱和内斗。
中共二十大后,包括李强在内的新一届国务院领导班子,全都没有中央政府领导经验;然而,习近平的“定于一尊”“党政合一”,更使国务院大权旁落、权威不足;同时,李强与主管经济的副总理何立峰又一个浙江帮、一个福建帮,内斗不止、互不买账。例如,10月8日下午,李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除了国务院秘书长吴政隆参加外,政治局常委、副总理丁薛祥不见踪影,何立峰更是前一天就率中央代表团跑去新疆了,李强成了孤家寡人。比较而言,2022年7月12日,李克强主持召开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政治局常委、副总理韩正出席。内斗使国务院越发不成体统。
概而言之,9月14日央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三部门“一把手”的新闻发布会,放出一些重磅政策,迄今却没有下文,很可能当局的经济刺激政策只是虚晃一枪,缓解一下党内压力而已。
(大纪元:https://www.epochtimes.com/gb/24/10/9/n143471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