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阿瑟出生于军人世家,父亲阿瑟.麦克阿瑟(Arthur MacArthur)是一位将军,他自小就鼓励小麦克阿瑟学习历史、文化,并指导他“永不说谎骗人,永不惹是生非”的信条。
阿瑟.麦克阿瑟将军一直对中国非常感兴趣,业余时不断研究中国历史文化,他曾向当时的美国总统格兰特提出派他到中国当驻华武官的要求,只可惜当时无此职务只得作罢。
阿瑟.麦克阿瑟(Arthur MacArthur)将军。(公有领域)
父亲喜爱中华文化这一点深深影响到了儿子,著名的中国兵书《孙子兵法》更是小麦克阿瑟最爱的书籍之一。公元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阿瑟.麦克阿瑟将军得以作为美军观察团代表之一,将从西点军校毕业没多久的儿子一起带到中国。在这里,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参访清军及日军的兵营,与中日双方的军官交流不少军事上的意见,之后又到泰国、菲律宾等东南亚各地视察,一连八个月对亚洲局势进行深入的了解。他当时就提出日军可能会侵略中国的看法,果不其然几年后日军开始向东北进军、偷袭珍珠港,就这样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麦克阿瑟将军(中)在菲律宾视察。(公有领域)
麦克阿瑟于公元1941年担任美国远东军总司令,1944年晋升五星上将指挥美军在西南太平洋执行“跳岛战略”,连续收复太平洋诸岛屿。1945年日军投降后他担任驻日盟军总司令,整编战后的日本秩序。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在马尼拉。(公有领域)
韩战爆发 仁川登陆
1950年6月25日北韩领导人金日成率共军进攻南韩,在共产集团的强力支援下三天内就攻下南韩首都首尔,情势危急。联合国安理会决议组织“联合国军”由麦克阿瑟任总司令参战,随后美国第8集团军进入战场与南韩军队防卫釜山地区。
9月间,麦克阿瑟运用《孙子兵法》第七篇 “以迂为直,以患为利”的方针发动仁川登陆战,将北韩金日成率领的军队拦腰切断,重创其主力。10天后联合国军重夺回了汉城,麦克阿瑟率军越过38度线一路势如破竹。到10月19日美军攻下北韩首都平壤,金日成率的残兵一路败退邻近鸭绿江,这时将共产势力彻底逐出韩国只剩下一步之遥。
中共投入战场
10月19日中共动员超过百万的“志愿军”出兵袭击在北韩的美军,中共不惜一切人命代价运用人海战术接连对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发起猛攻,将战线推回三八线。
中共进行欺骗宣传,煽动仇恨。(公有领域)
美军下士回忆其中的一场战斗:小山头上到处是死亡的中国士兵,大约有一二百具尸体。 他们都是身着薄衣薄裤单鞋,没有棉大衣,有些尸体三三两两抱在一起取暖。根据他们铁青肤色和无血肢体推断,很多士兵在美军空袭和炮击前已被冻死了。一名27军士兵回忆说,在美军撤退的唯一一条公路边,他们发现20军大约一个连部队,戴着大盖帽,拿毛巾把耳朵捂起来,穿着胶鞋和南方的棉衣,蹲在雪坑里面。“我想去拉一拉,结果发现他们一个个都硬了,他们都活活冻死了,一个连。”
参与韩战的美国老兵们回忆那场战争,无不感到残酷,对于中国士兵并没有恨,甚至带着同情,中共军队用战士的身体挡子弹。“每次交锋他们攻势比我们多五六倍,代价是伤亡很多很多人!”
中共这种人海战术战法让喜爱中华文化的麦克阿瑟大感震惊,这时他清楚地意识到,现在的中国已经不是他年轻时期所认知的有五千年文化传承的国度。
朝鲜战场真相:中共以人海炮灰战术造成中国人死伤惨重。(公有领域)
他向美国总统杜鲁门建议让美国空军主力投入战场,甚至不惜使用核子武器也要阻止共产集团的扩张。然而此时美国政府各部门已遭共产国际的严重渗透,反战浪潮已起,杜鲁门总统受迫各界压力,只得宣称不愿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而拒绝了麦克阿瑟的要求,并以“未能全力支持美国和联合国的政策”为由将他解职。
回国后的麦克阿瑟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他乘坐一辆轿车穿过纽约的街道上,彩带和欢呼声如雨点般落下。许多大城市都爆发了支持麦克阿瑟的活动。当时有四个州的议会通过了决议,要求杜鲁门总统收回成命。
韩战中,中国士兵尸横遍野。(公有领域)
1951年4月19日,麦克阿瑟在国会发表了一场震撼人心的演说——《老兵不死》(Old Soldiers Never Die)。在演讲中他提及两点:“有些人提出各种各样的理由要姑息红色中共。他们对历史上清晰的教训视而不见,因为历史分毫无误地告诉我们:姑息只能导致下一场更血腥的战争。妥协带来的只是虚假的和平,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先例显示姑息和妥协会有好结局。”
“共产主义的威胁是全球性的,它若在一个地区得逞侵蚀,就会威胁其他任何地区,而带来毁灭性的灾难。我们决不能姑息绥靖或是屈膝投降在亚洲的共产主义,否则,只会破坏甚至阻止我们在欧洲遏制其扩张的一切努力。”
可惜当年美国没有继续支持麦克阿瑟的战略,之后共产主义在全世界各地扩张,让数千万人死于非命,美国也因此继续面临了古巴飞弹危机、越战等等战役。
若当时美国继续坚持麦克阿瑟的战略,今日北韩问题将解决,金正恩的威胁早就不存在了。
(大纪元:http://www.epochtimes.com/gb/18/1/18/n100687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