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鹿之战
在九天玄女的帮助下,黄帝又与蚩尤在涿鹿之野展开了大战。黄帝根据九天玄女所传之秘术,布下兵阵,大败蚩尤。蚩尤战争失利,便利用妖术在战场上掀起漫天大雾,以致黄帝的士兵无法分辨方向,东冲西撞,阵法大乱。此时,风后根据天书所传秘学,制造了指南车,车上雕刻了一个仙人,无论车如何回转,仙人的手永远指著南方。在指南车的带领下,军队走出了迷雾。
蚩尤见黄帝军队破了迷雾,又继续使用妖术作乱。黄帝也使用役使神鬼之术,召来了应龙,诛杀蚩尤。《山海经》记载:黄帝召来应龙在冀州之野诛杀蚩尤,应龙蓄水准备水淹蚩尤大军,而蚩尤却召来了风伯和雨师,趁机降下了狂风暴雨,黄帝大军被暴风雨冲散,困顿不前,再次出现危机。这个时候,黄帝召来天女“魃”,平息了风雨。魃是旱神,她不管出现在哪,哪里就会大旱,滴雨不下,所以又称为“旱魃”。
黄帝像,汉武梁祠画像石。(公有领域)
风雨平息后,黄帝便重新布阵,擂打夔牛鼓,将蚩尤震得魂飞魄散,无法行动,应龙因此活捉了蚩尤。黄帝令人给蚩尤戴上枷栲,让应龙在凶黎之邱诛杀了蚩尤,并将他的尸体分为几块,埋葬在四个不同的地方,以防止他使用妖术复活。《山海经》记载:蚩尤死后,他所戴的枷栲被扔弃在荒山,化作了红色的枫林。
涿鹿之战结束后,黄帝便统一了华夏各部族,从此揭开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大幕。《拾遗记》记载:黄帝杀了蚩尤后,将九黎部落中善良本分的人,迁居到邹屠这个地方,将凶残暴恶者迁居到北方的寒冷之地。这些就是今天汉族中邹姓、屠姓、蚩姓、黎姓等姓氏的先祖。
其余的蚩尤残部,四处流散,演变为后来的三苗。在尧时,三苗被西迁到三危山,后来作乱,被大禹所灭,其残部成为后来的羌族。另有一部分在历史中不断往南迁徙,成为今天中国南方苗瑶等族的先祖,所以今天的苗民一直将蚩尤作为他们的祖先来祭拜。《纲鉴易知录》记载:蚩尤姓姜,原本是炎帝神农氏的一支后裔。中华历史上的历朝历代,包括所有被称为蛮夷的少数民族入主中原而建立的朝代或国家等,其实都是炎黄华夏族、甚至他们之前更久远的共同祖先的后代或分支,都是正宗的“炎黄子孙”。
蚩尤,汉代石刻。(公有领域)
《山海经》又记载:应龙助黄帝诛杀了蚩尤后,又诛杀了蚩尤的大将夸父,战争结束后,便长期居住在南方,所以南方多雨。而天女魃助黄帝平息了暴风雨后,无法回天,便长期居住在人间,她所居之处就会出现大旱,黄帝就将她安置在赤水的北面。但魃经常会逃离居地,所到之处就会出现大旱,若想驱离她,就要喊她往北去。
统一华夏
《帝王世纪》记载:黄帝灭了蚩尤后,又四处征伐不服帝命的诸侯,大小共经历了五十二战,天下大服,黄帝威名振惊四海。《史记》记载:黄帝将作乱的蛮族荤粥驱逐到最北方后,与大军在釜山合兵符,设宴庆功,天下大统。被驱逐到北方的荤粥发展成为了日后的匈奴部落。从此天下大定,华夏族的疆域空前广大,凡当时人力之能所至,无不臣服。黄帝便继炎帝后,成为天下共主,他在涿鹿附近建立了都城,治理天下。
炎帝五行属火,在五行生克中,火生土,黄帝接替了炎帝,因而五行属土。土为黄色,所以称为黄帝。据《吕氏春秋》记载,黄帝登位之初,有巨大的蚯蚓和蝼蛄出现,这是土气强盛的征兆,显示黄帝具有土德的祥瑞。
戴进《洞天问道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画面描绘黄帝在崆峒山向广成子问道。(公有领域)
黄帝一生从不曾安逸过,经常居无定所,巡视天下。他往东到过大海,登上了丸山和泰山,并在泰山封禅,是近五千年来封禅泰山的第一帝;往西到达崆峒山;向南跨越长江登上熊山、湘山(君山),向北曾驱逐荤粥到最北边。
设立官职
黄帝设立官位,任用贤能来协助管理国家。黄帝登基后,曾出现过景云的祥瑞,天空中还出现了景星,因此黄帝以云为官名:军队称为云师,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缙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黑云,中官为黄云。黄帝还设立了六相,任命风后、太常、苍龙、祝融、大封、后土这六位大臣分别负责天、地和东、南、西、北四方事务,使得天地有序,神明时常降临人间。
黄帝注重以德治国,设立了九德之官,以九行教化百姓,即:孝、慈、文、信、言、忠、恭、勇、义。对各级官员提出“六禁重”,即“声禁重、色禁重、衣禁重、香禁重、味禁重、室禁重”,要求官员清心寡欲、修心养性、清廉节俭。
黄帝还设立了史官,以仓颉为左史,沮诵为右史。古时候,史官的职责非常重大,左史主要记录君王的言论与王命,右史主要记录君王的行为与事件,各有分工,交互印证,确保了历史记载的客观与真实性。史官对于君王的一言一行,凡事必举,严格如实记录,几无遗漏。
另外,上古史官还承担着观测天象、预测天下变化、协助君王占卜问天、祈神启示并作记录的重大职责。所以,上古史官的记录不仅仅是现在流行认为的帝王作为乃至起居,其实最关键的是君王与上天、与神沟通的相关记载,及相关天象、天地异象等。如殷商卜辞中记载的天帝的启示,又如《国语》中记载西周太史伯阳父根据当时天象变化,准确预测出西周的灭亡日期并最终应验的史事。《吕氏春秋》也记载:夏桀的太史终古预测到夏朝将亡,商朝将兴,便带着夏朝的图录与法典投奔于商;商纣的太史向挚预测到商朝将亡,周朝将兴,便带着商朝的图录与法典投奔于周。上古史官集观测天象变化与记录历史的职责于一身,将历史的发展与天象变化对应合一,冥冥中似乎在说明历史是早就安排好的,只是按照天象的变化一步步在上演。
自黄帝设立史官后,中华历朝历代都沿袭了史官制度。这是我华夏历史能够保存如此完整、几无断层的原因。
仓颉造字
传说黄帝令仓颉造字,仓颉用他的两双眼睛观察天地万物之象和鸟兽之迹,而创造了独一无二的象形、表音、会意文字。《淮南子》记载:仓颉造字,天上降下粟米,鬼则在夜间号哭。对此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解释说:文字的创造使造化不能藏其密,故天雨粟,使精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
仓颉像,出自《历代帝王圣贤名臣大儒遗像》,18世纪绘制,法国国家图书馆藏。(公有领域)
另外有古籍记载,在黄帝之前早就有了文字,黄帝时期所造文字,只是中华历史上造出的诸多文字中的一种。也有古籍记载,苍颉是在黄帝之前久远时期的一位上古帝王,名颉,又姓侯刚,称为苍帝史皇氏,生于禅通纪,在位共一百一十年。据说苍帝生有四只眼睛,能看透世间万物的变化,在得到河图洛书后,创造了文字。后来到了黄帝时期,黄帝的史官也名叫苍颉,与苍帝同名,所以被混为一人。
无论文字是苍帝所造,还是黄帝的史官仓颉所造,还是二位先圣在漫长历史的不同时期为中国历史、文化的奠定缔造了文字,其内涵是相同的:就是中华文字源于神传,是上天对中华民族的恩赐,隐含着天地神灵的机密,博大而玄奥,为人类能得以传承神传文化、最终有机会回归于神,留下了一个重要的工具,令天地鬼神都羡慕而自艾。
《墨薮》记载:伏羲时期创造了龙书,神农氏时期令屏封造了穗书,少昊造了鸾凤文,大禹造了钟鼎文……现在中国的不少名山绝壁上,还留存有不少上古时期刻下的“天书”,不属于世界上的任何一种文字,至今无人能识,如著名的仓颉书、夏禹书、红岩天书、巴蜀符号、东巴文字、岣嵝碑、夜郎天书、仙居蝌蚪文等,这些都属于失传的上古文字。所以在漫长的中华历史上,在文明的一次次轮回中,曾创造出了多种文字,只是象形、表音、会意文字内涵最为博大,能与天地神灵相通,可以完美承载博大精深的中华神传文化,所以才被选择,而流传下来,其它都在历史发展中慢慢失传。
参考书目:
1. 《山海经》
2. 《拾遗记》
3. 《后汉书‧西羌传》
4. 《史记索隐》
5. 《吕氏春秋》
6. 《史通》
7. 《汉书‧艺文志》
8. 《国语》
9. 《吕氏春秋》
10. 《淮南子》
11. 《路史》
神传文化之中国历史研究组
*大纪元 / 原文网址:http://www.epochtimes.com/gb/16/11/17/n85023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