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儿子名叫微子,小儿子名叫受德,也叫受,这两个儿子是一母所生。不同的是微子出生的时候,他们的母亲还是偏妃,生下了两个儿子微子和中衍后,母亲被立为正妻,之后生下的是受德。
宋公微子像(公有领域)
微子此人,仁厚贤能,多数人比较看好他,帝乙本意也是册立他为太子,但是遭到太史的强烈反对。
太史据宗法而争:“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按照宗法制度,微子出生时母亲尚未正立,故为“庶子”;虽为同母所出的兄弟,受德小而为“嫡子”。 “立嫡不立长”,太史一再坚持。
太史所据宗法不知其详,商朝历史上有过九世之乱,就乱在王位承继上,帝乙该不会忘。太史的话不能不听,所以最后由受德继位,他在位的时候,人们称他受、受德、帝辛。
他死后不知谁送了一个谥号给他──纣,后人称他商纣王。纣,原来指的是驾车马后部的革带,在《谥法》里是残忍捐义的意思。商纣王,比受、帝辛都有名得多。
考量名字的熟悉度,这里也称他为商纣王。
商纣王是商朝的最后一个君王,商朝五六百年的辉煌终结在他手里。他的名声也很大,是后世君王的反面教材,遗憾的是他和父亲、爷爷以至全体祖辈一样,在年不明。
纣王的在位年数也众说纷纭,《史记》中没有记载,其它史书中,有说52年的,有说33年的,还有认为62年的。纣王留下的公案挺多,这是其中的一个。
常有人喟叹,前面还有两个贤良哥哥,却是他当了天下之主,如若换成他的兄长之一即位,这周朝还会有吗?
捎带着坚持礼法的那位太史也挨骂,《吕氏春秋‧当务》把这件事叙述了一遍,最后来了一句:“用法若此,不若无法。”
发不平之声者,大多出于惋惜。其实国祚有定数,天体循行到了又一个朝代更迭的时刻,盛美的朝代要登场演绎了,即便不是商纣王继位,到了该交棒的时候,他的哥哥可能也会变成商纣王的。
纣王其人
太史有点冤,纣王在没有“纣”之前,怎么看都不是昏庸之辈。
纣王相貌堂堂,比司马迁早200年的荀子,在《荀子》一书中说到他,形容为“长巨蛟美,天下之豪杰也;筋力超群,百人之敌也”。──身材高大俊美,是天下的豪杰,力量超群,能抵御成百的敌人。
商纣王画像(公有领域)
《史记》也说他“材力过人,手格猛兽”。──身体很强壮,力气超人,能赤手空拳与猛兽搏斗。“材力过人”的程度,皇甫谧的《帝王世纪》中有比较具体的解释:“纣倒曳九牛,抚梁易柱。”
“倒曳九牛”一说来历不明,把九头牛的尾巴系到一根绳子上,商纣王一个人与它们“拔河”,结果把它们拉得倒退。这事显然是个比喻,不能当真事的,与“力拔山河”之类的词属同一性质。
“抚梁易柱”来自《封神演义》,这本书历来被视为商周史的补充读本,里面有个情节, “帝乙游于御园,领众文武玩赏牡丹,因飞云阁塌了一梁,寿王托梁换柱,力大无比。”──纣王的父亲帝乙在御园游玩,在和大臣们一起观赏牡丹花时,园中的飞云阁塌了一根梁,受也就是帝辛用手托住房梁,别人把房柱换了。
这件事的真实性也难以考证,不过纣王的身手可知一二了。
他的头脑也是了得,“资辩捷疾,闻见甚敏。”──天资聪明,辩论敏捷、见多识广、头脑机敏。
不能怪帝乙,太史也没有错。纣王的先天条件生得就是来当帝王的。
《史记》上又说他“知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 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智慧足可以拒绝臣下的劝谏,口才足以掩饰自己的过错。在臣属面前显耀才能,到处抬高自己的声威,自认为天下所有人都在他之下。
这个特点,还有另外一个词可以表达,叫做自我。自我大了就难免麻烦了。#
参考文献:
1.《史记‧殷本纪》
2.《吕氏春秋‧当务》
3.《说文解字》
神传文化之中国历史研究组
反馈信箱:该 Email 地址已受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 JavaScript。
大纪元 / 原文网址:http://www.epochtimes.com/gb/17/9/6/n96039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