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之五
前言:瘟疫,兵祸,天灾相继而至。晚清风雨飘摇,灾异不断。身逢乱世,应当随波逐流,浑噩且过?还是砥砺猛进,慧眼警醒?曾国藩感叹身在乱世,实为不幸。面对欺辱、毁谤、功名与诱惑,他战战兢兢遵循传统,勤谨修身。经历千百险阻,不屈不挫,终于乱世中脱颖而出。他立德立言立功,是大清第一位以文臣封武侯,虽位极人臣,功高震主,仍能善始善终。我们撷取曾国藩家书、日记及史稿,从财富观、修身思想、治家智慧、养生之道等不同层面,呈现曾国藩秉承的传统价值,为读者再现遗忘的精华传统。
同治六年(1867年),沅弟曾国荃写信请求兄长训示,让曾国藩给他一些修身上的建议。因为这一年,曾国荃诸事不顺,不仅剿贼无功被摘去了顶戴,上面还打算议处他,他托病以请假开缺,朝廷同意免除他的职务,他心里着实难堪。
曾国藩想起官场上的许多事,他能平步青云,在错综复杂的官场平安度过,得力于一个“悔”字。曾国藩在信中引用朱熹一句话:“悔字如春,万物蕴蓄初发。吉字如夏,万物茂盛已极。吝字如秋,万物如落。凶字如冬,万物初调。”悔字如同春天,万物蕴藏积蓄着生机,开始生发。吉字犹如夏天,万物茂盛达到顶峰。吝字犹如秋天,万物开始凋零。凶字如同冬天,万物开始凋谢。
曾国藩又引用朱子的话继续阐述,“又尝以元字配春,亨字配夏,利字配秋,贞字配冬,兄意贞字即硬字诀也。”在曾国荃处境艰难时,他希望弟弟守住“悔字诀、(贞)硬字诀”。悔字如春,(贞)硬字如冬。冬天,看似是一个死亡的季节,然而死亡中蕴藏着新的生机。比如树叶枯萎凋零,留下的枝干是其贞。流水结冰,不动是其贞。到了冬天,万事万物都在舍弃它们外在不必要的东西,但会坚贞地保守着根本。贞字配冬,“贞”是正、坚固的意思。曾国藩以硬字诀,提醒弟弟效法冬天收藏之德,坚守做人之本,心存悔字,等春天一到,还可以挽回新的生机。
回顾过往,曾国藩坦言道:“兄昔年自负本领甚大,可屈可伸,可行可藏,又每见得人家不是。”以前他很自负,认为自己本事很大,能屈能伸,可行可藏,又常常能看到别人的不是。但是自从丁已年、戊午年他大悔大悟之后,才知道自己根本没什么本事,“凡事都见得人家有几分是处”。从此之后,无论他做什么事,都要去看别人好的地方。怨天,曾国藩原本就不敢;尤人,怨恨别人,他也随时随地尽量克制自己。他坚持认为,一个人心存“悔”字,没有什么事不可以挽回。
曾国藩组建军队,训练湘军,筹集军饷,改革两淮盐政,征收厘金,为大清力挽狂澜,消灭太平天国后,又竭力围剿捻军。为什么曾国藩说自己什么本事都没有?丁已年是咸丰七年(1857年),戊午年是咸丰八年(1858年)。曾国藩早年向学者倭仁虚心求教,并效法他坚持写日记,坚持在诚意上下功夫。然而从道光二十六年至咸丰七年,曾国藩都没有日记留存。直到咸丰八年,他才开始恢复写日记的习惯。
自从咸丰三年(1853年)曾国藩训练湘军,抵御太平军,他面临着极高的死亡风险。咸丰四年(1854年)四月,曾国藩第一次带兵打仗。原本,他以为稳操胜券。第一,他亲自训练的湘军人数众多,远多于太平军;第二,他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事先发布了檄文,并且从粮草到士气都做了充足的准备。然而靖港之战刚一开打,几百名太平军就击溃了三千湘军。曾国藩作为统帅,站在桥前树起一面令旗,大喝一声:“过桥者斩。”可是兵败如山倒,溃败的湘军全都绕着桥逃跑了。曾国藩捶胸顿足,觉得无颜面对世人,悲愤之下他跳入湘江,投水自尽。幕府章寿麟见状大吃一惊,赶紧把他救了上来。
湖口之战,以及困守祁门之时,曾国藩都身陷绝境,结果都是有惊无险,度过了大劫。罗泽南曾说:“天苟不亡本朝,公必不死。”意思是如果上天不让大清灭亡,曾国藩也一定不会死。章寿麟画了一幅图《铜官感旧图》,题写了自序,其中有一句话说“以见公非偶然之生,即不能忽然而死”,大意是说,曾国藩这等人,天生是来平定乱局的,既然他身负天命,那么他的出生和死亡都绝不是偶然。言外之意,在战争中他遇到危难,不会轻易地死去,即使我章寿麟不去救他,也一定会有其他人出手相救。这些宦海经历,令曾国藩开始领悟天意。
咸丰八年,在太平天国大势已去的情况下,清军名将李续宾、曾国华却在安徽三河战败,令朝野震惊。曾国华于此役战死一事,对曾国藩打击很大。早年曾国藩看到国家有二大患:军饷奇缺,兵力不精。在巨大的压力下,他一度心理失衡,怨天尤人,找弟弟们吵闹。他的弟弟们躲起来不见他,曾国藩就找弟媳们大吵大闹,“去年我兄弟意见不和,今遭温弟之大变。和气致祥,乖气致戾,果有名证”。曾国藩非常后悔,因自己修德不够,怨气戾气横生,给家人招来了这场厄运,不幸应在了弟弟曾国华身上。
他痛悔自责,写信给弟弟们说,“然祸福由天主之,善恶由人主之。由天主者,无可如何,只能听之。由人主者,尽得一分算一分,撑得一日算一日。吾兄弟断不可不洗心涤虑,以求力挽家运。”他以此为鉴,希望自己和弟弟们能洗心涤虑,以免遭更大的灾祸。
参考资料: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日记》
《清史稿》卷405/卷413
大纪元 / 原文网址:https://www.epochtimes.com/gb/21/12/15/n134399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