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吴承恩创作的小说故事《西游记》里有个和尚唐僧,他一心向佛,去“西天取经,师徒四人历尽艰辛,经过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到了真经。而在历史上,也确实有一个法名玄奘的唐僧,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冒着生命的危险,凭着满腔赤诚和毅力,孤身行程二万五千余里才到达印度取得佛经。
自幼聪颖,十三岁破格为度僧
唐僧,世称唐三藏,俗姓陈名玮,河南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县南)人,他共有兄弟四人,二兄从小出家,法名长捷。玄奘排行第四,自幼赋性聪颖,仪表非凡。八岁时即从父受业,勤学不懈。当听父讲书至孔融避席故事,忽然站立起来。父问其故,他答以孔融见长辈避席,今父为儿解经,儿岂敢安座?父甚嘉许。且其幼时别具素质,不与顽童为伍,不听邪言媚语,常随二兄学习佛教经典。
隋唐时代,佛教盛行,政府规定度僧出家的考试制度,需经考试合格才能录取为僧,名叫“度僧”。隋炀帝大业十年,政府布告度僧十人,当时玄奘只有十三岁,不符合规定年龄的玄奘徘徊不肯离开。主考官见他年少而温文尔雅,迥异常人。问他为何出家?答以“志欲远绍如来,近光遗法。”令考官惊赞不已。故特准破格入选。出家后法名为玄奘,又称为玄奘法师。
九死一生为取经
玄奘求学过程中,深感中国佛经翻译有误,故于贞观元年(627)上表请允西行求法。但未获唐太宗批准。然而心意已决的玄奘,乃“冒越宪章,私往天竺”。虽途中一度有人向导,但终究靠孑身冒险,孤影赶路,在行经八百里的戈壁沙漠地带,几乎是险象环生。
西域记里有段话;“上无飞鸟、下无走兽,草木不生,人烟绝迹。时而飞砂卷石,时而暴雨湿蒸,无饮无食,昏去醒来。时而枯骨折剑,战场遗迹。时而凶恶恐怖,鬼魅形象。”此中足见在沙漠中的旅行,实乃九死一生的经历。
过了这片沙漠,才到高昌国。国王是虔诚的佛教徒,见玄奘到,敬礼备至,认作异姓兄弟。并以“如不肯留下决将之送回中国”打算强留高昌。玄奘绝食抗议,终于使对方感动。国王还派二三十人护送,并亲自修书知照各国当道,通容优待。经过七日七夜的行程,终于踱过冰山雪岭,进入印度境内。
玄奘在北印游历了十多个国家,于贞观五年(631年)来到中印度。在恒河过渡时,遇到一批强盗打劫,强盗见其仪表非凡,要杀他祭神以为敬天徼福。危急之际,狂飙突起,雷电交加,飞沙走石,天昏地暗,吓得强盗面无人色,以为触犯天怒,不敢下手。询问原故,始知是大唐三藏来西天取经,于是跪地哀求忏悔,改邪归正。(待续)
大纪元 / 原文网址:https://www.epochtimes.com/gb/6/2/20/n12300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