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闽中(今福建一带)有个黄生,是个富家子弟,年龄十五六岁,风度翩翩,仪容美好得像一块美玉一样。但他突然间得了精神病,唱歌、哭笑无常,自己吃自己的粪便,晚上还放火烧房子,家里人都无法阻止他。于是在山中搭了几间茅屋,让他住在那里,派了几个健壮的仆人看守他。过了很久,他变得越来越消瘦,不像人样了。
先前,他曾和林家的女儿订了婚约,现在看他疯了,林家的父母想要取消这门婚事,但女儿不同意,说:“我还没结婚就遇到未婚夫得了恶疾,我的命运也可想而知。我现在唯有从一而终,万无他议,不会改变主意,与其老死在家中给父母添麻烦,不如跟着我的疯夫一起住在空山里,还能稍微尽一下妻子的职责来照顾他。”她的父母开始不同意,但她说得越来越坚决,最后也只好按照她的心愿去做。
她跟着她的夫君住在山里,忍受着饥饿和寒冷,并且细心地照顾他。有一天他俩一起坐在一块石头上,忽然见到溪水里跳出一条鱼来,有两尺多长,鱼头像狗一样。黄生见到了,就立即将鱼抓来,想要吃掉它。林氏女儿极力劝阻,但他不听,竟然把鱼全都吃掉了。
过了一夜,黄生的疯病突然消失了,像没事一样,他俩便下山回到家中。岳父、岳母听说后非常高兴,迎接他们归来,并为他俩完成了婚礼。
《山海经》上说:“诸怀之水多鮨鱼,食之已狂。”(诸怀的水中有很多鮨鱼,长着鱼的身子而狗的脑袋,发出的声音像婴儿啼哭,人吃了它的肉就能治愈疯狂病。)黄生所食之物难道就是这种鱼吗?又可能是因为林氏女儿唱《芣苡》(注)之歌而感动了天地神灵,这事并非偶然。
双宿双飞。(Pixabay)
下面再说一个同样是发生在清朝的事情。有一个姓都的家庭,只有母亲和儿子二人,父亲已经去世,儿子和一户姓傅的家庭的女儿早年就已经订了婚,但在婚前都氏的儿子突然得了狂病。傅家的母亲也是寡妇。
都氏的母亲认为她儿子的狂病最终不会康复,于是去找傅氏的母亲,对她说:“家门不幸,我儿子得了这个病,成为废人,因此不想连累你们,拖下去也没有好处,不如让你女儿改嫁吧。如果有人聘娶她,我们愿意送还一半的嫁妆。”
傅家的女孩听到了,就出来向都氏的母亲鞠躬说:“母亲辛苦了!既然你儿子生病了,母亲你靠什么生活呢?”都氏的母亲说:“我们家只有几亩薄田,而且多年歉收,一年中只够吃半年。食物吃完了就担心每天没有饭吃。”因此都氏的母亲又重复上面希望她能改嫁的话。
女孩正色地说:“我没有做出什么不正当的行为。既然已经订了婚,现在又要解除婚约,外人不知道内情,他们将会怎么说呢?如果是这样,活着不如死了好。我愿意跟着母亲回家,大家相依为命。小时候我学过针线活,如果食物不够吃,我可以在晚上做针线活,这样就可度日了。我今天就愿意跟您回家,否则,你们就只有在黄泉路(人死后到阴曹地府报到时走的路)上去找我了。”
两家的母亲听到她说的话都很高兴,又相互拥抱大哭。都氏的母亲回家后,就派车去接女孩。女孩没有换衣服就跟着他们走了,穿着青衫白裙,楚楚动人。
女孩还没到,都氏的儿子穿好衣服出来了,高兴地对母亲说:“新娘子快到了,母亲应该出去迎接她,我病好了。”母亲惊讶地问:“儿子怎么知道要迎接新娘子?又在说疯话了吗?”他说:“不是!我刚才躺着,看到床后有四个鬼,都是披头散发的恶鬼,它们对我说:‘我们和你没有冤仇,只是因为遭到你父亲冤枉而被入狱,后来被折磨死了,所以我们才报复你。今天看到傅家的女儿这么正大节操,我们既敬又畏,怎么敢再为祸呢?’然后他们就不见了,我像醉酒初醒一样,现在没有病了。”
他刚说完,女孩就到了。都氏的母亲把这些奇怪的事情告诉大家,大家都感到十分惊讶。傅氏的母亲听到后十分高兴,选了一个吉日让他俩完婚。
傅氏的女儿是张俨公的外孙女,都氏儿子的父亲曾经当过县里的主簿。《山斋客谭》的作者景星杓说:“都氏的母亲本来想善待人家的女儿,反而得到了一个好媳妇;傅家的女儿本来愿意做一个不嫁人的孀妇,反而得到了一个丈夫。一点良心,所得到的回报是非常丰厚的,天理显然的报应,就在刹那之间,谁能说没有鬼神呢?”
——
注:芣苡,亦作芣苢,《韩诗》以为《芣苢》“伤夫有恶疾也”。古人歌之以表达对患恶疾者之同情。
资料来源:《右台仙馆笔记》《山斋客谭》@*
大纪元 / 原文网址:https://www.epochtimes.com/gb/23/5/18/n139992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