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个妹妹叫婉姑,他非常钟爱她,这一年婉姑已经十五岁了,长得艳丽无比。婉姑小时候就许配给同乡的某乙,但由于乙家贫穷,不能亲自前往京师迎娶;而他又因为工作繁忙,也无法亲自送妹妹回乡成亲,所以经常为此事操心。
甲有一个表弟是个孝廉(明朝、清朝对举人的雅称),来京城参加考试,住在甲的住所,但考试落榜。甲在他准备回乡时,设宴送别。喝完几杯酒后,甲将一封银子放在茶几的红盘上,向孝廉拜了两拜,郑重其事地说:“我有一桩心事,思念多年,一直未找到合适的人来帮我完成,今天很幸运能见到你,我的心愿可以实现了。贤弟年轻有为,且为真诚君子,如果愿意答应,我就敢把这件事完全托付给你了。”
孝廉见他情意诚挚,答道:“我与你同宗同戚,只要我力所能及,我必遵命,何敢推辞。”于是,甲便将婉姑托付给他,说:“我无法亲自送妹妹回乡,弟现在正好要回南方,便请顺便护送婉姑回乡,以便为她完婚,我心中悬挂的一桩大事就完满解决了。现送上一封银子,聊作路费,希望不会因为太少而见怪。”孝廉感受到甲的深情厚意,就毅然答应了这个请求。
一席谈话之后,惊人的变局也开启了。(Pixabay)
孝廉把婉姑带回到浙江,在自己家里住了几天,便择了吉日送她嫁到乙家去了。某乙家中只有一位老母亲。婉姑嫁到乙家后,第二天早晨一起来,看到丈夫和他母亲被人杀了,双双死在厨房里,吓得大喊起来。邻居们听到喊声,都走进屋来了。他们看到了尸体,非常惊诧,顿起疑心,因此一起去衙门报官。
县令是少年科甲出身,向来以精明强干自负。查验完死者的尸体后,先后把婉姑和孝廉抓到县衙,得知他们两人是同路一起回乡后,便拍着桌子,声色俱厉的说:“这案子不用审了,我已经了如指掌了。一对怨女旷夫同行数千里,且两者都年轻貌美,又没有别人同行,说一路上他们俩能相互防范,相处几个月之后,还能保持贞洁之身,我就不相信!”
他命令虔婆验看婉姑,果然不是处女。这位县令更加以为自己料事如神,十分得意地说:“怎么样,我说的不错吧。”于是下令将他俩严刑拷打,打得惨状横生,最后因两人受不了鞭杖之刑,只能无辜而认罪。案件审理后,被判处死刑。当时人们都同声称赞县令破案之神奇,并且骂婉姑不贞,又骂孝廉的人面兽心,辜负了某甲之托,死亦不为冤枉。
甲在京城听到这件事,初时惊骇异常,懊恼不已,也认为这两人违逆人伦礼义,罪有应得。但又想起婉姑从小跟随自己十多年,向来以礼自守,言谈举止从不轻浮;而孝廉的为人,也是年少就以纯正谨慎闻名,仪容举止端正,何至于做出这种蔑礼犯法之事呢?因此犹豫思索,心里有些不相信。
离乡多年的甲暂时把店务交给别人管理,准备回乡扫墓,也借此查访这件事的真相。甲在京城里是个名工巧匠,北方的大商店和商人大都与他有往来。有一天,他来到一个当铺里,正在和店主人谈话,忽然看见店里的一个伙计手拿一副金钏,向店主人请示说:“这对金钏制作方法精致巧妙,因典当的人开价太高,自己不敢作主,特地请主人决定去留。”
甲在旁边见到金钏,大吃一惊,哭着对当铺主人说:“这正是小人的妹妹回乡时我赠送给她的出嫁之物,幸亏今天在这里见到,那么死者的冤屈可以昭雪了。”于是就把事情的经过详细地告诉了店主人,请他将典当金钏的人用计留下来。
甲自己就急忙去了衙门,击鼓诉状。当地治理的官员将典当金钏的人捉拿归案,一经审讯就认罪了。原来甲因为某乙家境贫寒,恐怕妹妹嫁出去后难以为生,就多制作了几副金钏,大约价值千金,作为妹妹的嫁妆。谁知被京城里的一位大盗探知此事,就沿途尾随婉姑、孝廉的后面,一直跟到浙江。
婉姑出嫁那天,乙家因为贫穷的缘故,婚礼之后,亲人们便各自告辞回家了。盗贼乘着人多杂乱的时候,预先潜入厨房里,趁着乙的母亲到厨房洗碗碟时,从黑暗中突然冲出,挥刀把她杀死。某乙听到厨房里有击打的声音,便亲自拿着蜡烛去照看,盗贼又冲出用刀杀死了他,然后换上某乙的衣服和鞋子,拿着蜡烛进入洞房。
婉姑是刚到乙家,加上是在晚上,辨不清进来的人是真乙或是假乙。上床睡觉后,盗贼悄声地对婉姑说:“听说你哥哥给你的嫁妆里有几副手艺精巧绝伦的金钏,怎么不拿出来看下呢?”婉姑以为他就是自己的丈夫,就把所有嫁妆全都拿了出来给贼看。盗贼大喜,假装称赞不已,接着就和她睡觉了。天亮之前,趁着婉姑还在熟睡,盗贼便把所有的东西都拿走了。结果后来在典当这些金钏时被甲认出。盗贼的供词就是这样了。
县令把案件上报给巡抚,又移文通知浙江省,并禀告给皇上。嘉靖帝知道后大为震怒,除将盗贼碎尸万段外,又将那位自以为精刻自负的少年科甲的县令,处决抵命。承办此案的各级官员,从督抚以下的,都严加惩处。又特别下旨挂匾额、建牌坊表彰婉姑;孝廉的儿子袭父荫进国子监读书。恩法并施,生者与死者都能感知。因此判案的人千万不要自以为精明而自诩了!
资料来源:《里乘》@*#
大纪元 / 原文网址:https://www.epochtimes.com/gb/23/8/4/n140477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