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宗时期,户部尚书畅璀很有口才,喜欢谈论王霸谋略。任职期间,行事谨慎,也没有犯下太大过错。他做过判官、大理评事、谏议大夫、吏部侍郎、御史大夫、集贤院待制等,官至户部尚书。他早年有件趣闻,有人事先将他一生担任的官职都记录下来。他的人生,就像是按照记录簿所写的“剧本”在人间舞台上演,听起来真令人感到匪夷所思。
畅璀入仕为官,一直到六十多岁,才当上河北相州、卫州之间的一个县官。他觉得自己怀才不遇,于是在县里寻找术士,想询问前程,可惜一直没有找到。一天,有一人悄悄地对他说:“您何必到处找呢。您的部下伍伯就是阴间的判官。”言外之意,问伍伯就行了。
畅璀心里很高兴,于是穿上正式的官服,手执笏板,将伍伯请来,向他恭敬地行礼叩拜,又设宴招待他。伍伯不明就里,茫然不知所措。
笏,古代大臣朝见君主时所执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制成。图为明 象牙笏。(公有领域)
过了很久,畅璀说:“我觉得自己有才能,不会落于人后。现在我已经六十岁了,官阶也只是个县宰。碌碌无为,守着官职倒也罢了,只是不甘心位居下流(指官阶卑微)。如果我知道将来之事,还有升迁的可能,我就继续作县宰。如果到最后还是像现在这样,我应当辞官进山,寻仙修道好了。我现在拿不定主意,知道您是冥间判官,请为我说一说吧。”
伍伯听后,急忙避开席位,神情沮丧地说:“小人蒙受大人礼遇,如果今天隐瞒不说,就辜负了您的恩情。如果照实说,我就要遭殃。眼下我不得不说。其实,我不是阴间的判官,只是阴间的伍伯。我的职责,以杖打的数量衡量人的生死。凡人将遇到灾厄,都要先挨杖打,打二十棍杖以上者都必死无疑;打二十棍杖以下,就会大病一场。”
畅璀忙问:“现在冥府,谁是主管?”伍伯回答说:“我告诉您,您千万不要泄漏。正是邻县县宰。听说他要来,您可以直接恳求他。但您不要说是我告诉您的!”
过了十天,邻县县宰果真要来,约畅璀一起前往州里,参加每个季度的集会。畅璀收到消息,一早就出城迎接,并在县衙为县宰安排了房间,准备宴席。
县宰到来以后,畅璀一看,原来是一个七十多岁的老翁。当时大唐天下太平,河北各地的长官都是豪门富贵子弟。于是朝廷下令要选拔有名望的长者担任各地县令。畅璀亲自来迎接,老县宰向他致谢,又惭愧地说:“您的名望很高,而我出身贫寒卑贱。只因通晓律法当上邻县县宰。您待我如此优厚,怎么敢当?”
两人一同到郡里,又一起回到县里,畅璀将县宰安置在县宅,二人交谈很是投缘。第二天,老县宰就要离开了。这天晚上,畅璀将县宰请到深室,隆重地向他叩拜,恳切地向他询问日后的前程。老县宰一听,严厉问他是谁说的,表情很是愤怒。畅璀不得已,只好说是伍伯告诉他的。老县宰低下头,克制自己的愤怒。不一会儿,差吏来报:“伍伯在酒坊里,突然死了。”
畅璀听到消息很是惊讶,对老县宰也愈加敬畏,诚心诚意地恳求他。老县宰缓缓地说:“请给我准备一个干净的院子,凡是有孔隙的地方都要涂抹堵上。严肃地告诫你的家人,切记不可偷看,违者会引祸上身。在堂里放一张床榻,桌上放好笔墨纸砚,纸要七八张。”
畅璀很快就准备好了,老县宰就进到院子里,让畅璀亲自把院门锁上,叮嘱他天亮后,再带着钥匙来开门。天刚亮,畅璀就来开门。老县宰带着满脸的喜悦走出来,向他道贺:“你的官禄很高,不用担心。”于是交给他一个册子,叮嘱他:“千万不要现在打开看。你要每经一件事,每次改任官职,才能打开查看。”
此后不久,畅璀升任为从事,又升为殿中侍御史,当上省郎谏议大夫。每次改任官职,畅璀都会打开册子查看,发现上面写的升迁日期丝毫不差。后来,畅璀被贬为展州司马,取出册子一看,上面连他被眨的原因都写得清清楚楚。再后来,他当上左丞,最后官至工部尚书。
所有这些事,都被老县宰详细地记在册子上,没有差错。这个册子真像是他的人生剧本呢。老县宰早早就看透了。问题是,官职变动,调任不同的地方,这些事都还没有发生。老先生是怎么知道、看到了这些还没有发生的事情呢?@*#
事据《太平广记》卷304、《旧唐书》卷111
*大纪元 / 原文网址:http://www.epochtimes.com/gb/18/12/28/n10939106.htm